券事游痕:湖北沿江游(4)
我们出了大禹神话园,下一个目标是古琴台和归元寺,这两个景点刘洪利以前都来过,那都是几十年前的事了,现在修了许多桥,都不知道东南西北了,全靠出租车司机的领路。武汉人真的很不错,司机对人很热情,还提示我们出来旅游别带大包,出进景区很不方便。他哪里知道我们的游法,包不背着是不行的。唠嗑时间过的真快,不多时就到了古琴台。
这里进门更繁琐,需要做很多事情,工作人员见我们是东北来的老年人,就一切从简了,只看看绿码,测测体温就放行了。我心里暗想,武汉人为什么都这么好。此时刘洪利可没想这个,那双职业病的眼睛也没闲着,因当时是免费入园的,为什么桌子上还有门票,问后才知道就那么多,是防止游客索求用的,知道我们的情况后索性全给我们了,给别人都撕副券,送我们是全品,很庆幸的是我们在这里也遇到知音。
古琴台始建于北宋时期,相传,春秋时期楚国琴师俞伯牙在此鼓琴抒怀,山上的樵夫钟子期能识其音律,知其志在高山流水,伯牙便视子期为知己。几年以后,伯牙又路过龟山,得知子期已经病故,悲痛不已的他即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后人感其情谊深厚,特在此筑台以纪念。古琴台东对龟山、北临月湖,湖景相映,景色秀丽,幽静宜人,文化内涵丰富,构成一个广阔深远的艺术境界。
古琴台景区的主要景点归纳起来有:俞伯牙与钟子期结为知音的故事情节“蜡像馆”;清朝道光皇帝为陶文毅御笔亲书的“印心石屋”;“伯牙抚琴”汉白玉塑像;碑廊内有《琴台之铭并序》、《伯牙事考》、《重修汉阳琴台记》等碑刻;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湖北督粮道、书法家宋湘以竹叶代笔蘸墨书写的《琴台题壁诗》。1976年修建琴台时的遗物“琴台”方碑;近代修建的《琴台知音》雕塑石像,以及山清水秀的“高山流水”水榭长廊等。
伯牙台,是用汉白玉筑成的石台,相传是当年伯牙鼓琴的地方。它高1.75米,台的中央刻有相传为北宋书法家米芾所书“琴台”二字的方碑和“伯牙抚琴图”。石台四周用石栏围砌,栏板上刻有“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浮雕图,这是清代遗物。
整个建筑群占地15亩,规模不大,但布局十分精巧雅致,保留了当年古建筑的风貌。主要建筑协以庭院、林园、花坛、茶室,层次分明。院内回廊依势而折,虚实开闭,移步换景,互相映衬。修建者充分利用地势地形,和中国园林设计中巧于借景的手法,把龟山月湖山水巧妙借了过来,构成一个广阔深远的艺术境界。
游完古琴台后,我们心里有件事放不下,想怎么能答谢那位工作人员一下,找遍景点也没找到卖店,发现离门口不远有个自动售货机,选了两瓶最好的饮料送过去,可好心人说什么也不收,让我们带在路上喝,没办法只能放下就跑。
来时司机说古琴台离归元寺不远,可以直接走过去,为了节省时间,还是决定打车前往,以免去问路之苦。
归元禅寺位于汉阳区归元寺路,由白光法师于清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兴建。占地153亩,有殿舍200余间,各类佛教经典7000余卷。归元禅寺属于佛教禅宗五家七宗之一的曹洞宗,故称归元禅寺。归元禅寺又被称为“汉西一境”,是因其古树参天,花木繁茂的人文境致而得。同时还是武汉市佛教协会的所在地。它与宝通寺、溪莲寺、古德寺合称为武汉的四大丛林。
大雄宝殿是寺庙的主殿,或称大殿,也是寺内僧人上早、晚课的场所。初建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后经多次维修。现大雄宝殿是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重修。大殿正中供奉着释迦牟尼坐像,两侧为其子阿难和迦叶,均为脱胎雕塑。横额“大雄宝殿”四个大字,由清代大书法家冯家浩的亲笔所书。
寺中罗汉堂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咸丰二年(1852年),毁于兵燹,1902年完成重建,至今有近二百年历史。罗汉堂布局成“田”字形格局,安放了五百多尊塑像。归元寺的五百罗汉,是以南岳衡山祝圣寺的五百罗汉石刻拓本为依据,采用“脱塑”工艺,由黄陂的两位塑师用了9年时间塑造而成。上次游归元寺时刘洪利年纪小,见这里供奉着唐僧的塑像很奇怪,唐僧也是佛吗?不是神话故事吗?现在虽然知道了,但还是领着我去唐僧的塑像前去拜一拜,原谅他的不知之罪。
放生池之设,体现佛陀之慈悲戒杀精神。放生池宽15.6米,长25米,由64根石柱和64块石刻板组成楼栏杆,每根石柱上雕刻一尊石狮。池内四角有“阿耨达池”四字,每个字有近一米见方。池中南北各置喷水莲花:热时,为水族喷水供凉;冷时,让水族栖息莲花瓣上晒太阳。据刘洪利说现在的龟少多了,上次来满池子都是。在湖里或河里放生巴西龟是违法的,因为会严重破坏环境,看来这里应该是放生的好去处。
“圆通”一词来源于佛典中的“圆通菩萨”该建筑于2009年上半年破土动工,是由宫殿式石台座和红木榫卯结构组合而成,其风格为内五层外三层四滴水楼阁式建筑,是中国大型传统木结构建筑之一。此建筑基座长宽各60.8米,占地4139平方米,高60余米。除了请进25尊圆通菩萨外,此前运至归元寺的一块重达3.2吨的“镇寺之宝”和田玉将被打造成一尊2吨重的弥勒佛像一并在这里展出。
观音菩萨为双面造型,黄铜铸造,周围是汉白玉栏杆,像高18.8米,立于一个3米高的莲台之上,重达20吨,双面观音为二臂正观音基本形,也称为圣观音像。
从寺院出来我在正门补张照片,照了一张不如意还打算重照。当时来了一台出租车,让刘洪利拦下了并立即上了车,我抱怨不差这一会儿。司机打报不平地说,现在碰上车就坐吧,这个时间段出租车很少来。我问20分钟能到汉口火车站吗?司机一个劲地摇头,说公里数在那摆着呢,怎么可能?如遇堵车就不知什么情况了。看来我又犯了个错,没有大局意识。
我们真挺幸运,一路畅通无阻,司机也一个劲的纳闷,今天怎么不堵车。快到火车站时,看到了武汉博物馆,刘洪利见还有一点点时间,就让司机调头停到博物馆大门前,付款时司机不断地提醒时间不够用了,馆里没什么好文物。他哪知道我们就是为了在门前拍张照。
拍完照只好往火车站跑,进汉口站还得绕着走,还要进行多项检查,挺急人的。进了候车室就检票了,只好在动车上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