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券刊,一位长者,引领我走上了门券收藏之路
张 岩
我与券界的很多师友一样,在很早时候就有一种保存门票的潜意识。在初中的时候,就把家里人出差游览用过的门票保存起来,并且这种爱好从未轻易丧失,反而与日俱增。
随着自己的长大,有了去外边读书的机会,以至后来的参军入伍,期间都会刻意为收藏门票而去景点游览。每当购得门票心理便会获得巨大的满足,甚至幻想着要跑遍祖国各地去收集门票。但现实毕竟不容许,那时一年下来也收集不了几张。
一次逛书店时,突然发现架上有一本关于门券的书籍,立刻买来阅读,从中了解了不少门券收藏方面的知识,也欣赏到很多精美的门券配图。最重要的是书的最后介绍了全国各地券协和个人编印的券刊,令我大开眼界,我突然觉得有了目标。这些券刊的背后是一个个门券收藏组织和券友,若能找到其中一个,收集门票不就更容易了吗?
天随人愿。2002年11月的一天,在成都的送仙桥古玩市场内,我找到了一个卖门票的地摊,在我淘票的过程中,摆摊师傅随手送给我几张小报。我接过来一看,《四川旅游门券》!这不正是我苦苦寻觅的那些券刊之一吗?淘了一些票后,我结完账谢过摆摊师傅,怀揣着从未有过的欣喜回到了单位。
在我如饥似渴地阅读券刊时,一则“公告”映入眼帘,是说门券专委会举行成立大会的事,时间和地点介绍的明明白白。我立马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2002年11月16日,没错,就是这一天!我早早地来到了成都市区一户农家乐小院,已经有不少工作人员在忙碌着布置会场,当然也少不了提前赶来摆摊交流门券的人们。我带着略微拘谨而又难掩激动的心情找到一位负责接待工作的老者,向他吐露了我想加入收藏组织心情。老者很慈祥,向我做了介绍,说他叫程国民,非常欢迎我加入他们的收藏协会。在问了我一些基本情况后,他给了我一张会员登记表,要我再准备几张一寸相片,填好后寄给他,并且又赠予我几期《四川旅游门券》。
后来我进一步了解到,这个收藏组织之前叫“成都旅游门券收藏联谊会(筹)”,从那天起就正式成立为“四川省收藏家协会旅游门券专业委员会”。我很庆幸这一天找到了一个门券收藏协会,而且还亲历了这个协会一次十分重要的成立大会!《四川旅游门券》功不可没!
在之后的收藏岁月里,我与程国民老师的友谊越来越深厚。他每月都会如期给我寄来新出版的《四川旅游门券》和一些门券,我也一有机会便去成都参加每月定期组织的交流活动,有几次还专程去到程老师家中拜访,欣赏他的藏品,向他学习如何制作专集。在他的带领下,我的门券收集不但有了量的突飞猛进,而且学到很多与收藏有关的知识。
2009年我转业回到山西,与程老师始终保持着书信以及微信交流。2019年9月,在太原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门票收藏展览暨“人说山西好风光”第十届门票交流会期间,迎来了与程老师阔别十年后的再次见面,那种如亲人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情无以言表。
在此,我就借助“券研网”举办的《我的门券收藏引路人》征文一栏,遥祝程老师身体健康,万事顺意!
谢谢,《四川旅游门券》!
谢谢,程国民老师!
2019年9月,与程国民老师及师娘在太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