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絮语
保定 陶万春
写在前面:今冬无雪,温暖如秋。闲来无事,翻阅券网。遥想当年,晴耕雨读。近期身恙,鲜有冒泡。几多券人,盼余复出。夜下静思,草成絮语。不计丑陋,亮相网上。如有启迪,不虚笔墨。与君共勉,情深意切。
*收藏是一所大学,是兴趣教育和终身教育。它用实物教学,可以用手去触摸凝固的历史,可以使你一生感情有所寄托,可以让你兴趣有所归宿。
*门券收藏,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没有普通,就没有精品:没有零散,就没有系列。
*追求自我,抒发情感,传递心情,呼唤知音,与观赏者共鸣于收藏品。
*仰南山之悠然,赋篱菊之傲骨,聚心中之豪气,抒时代之精神,一部好的券集由此水到渠成。
*字如其人,画如其人,酒如其人,券集何不如其人。人的气质与艺术的气质息息相通。
* 人多名利,必然俗也。思想上先俗,对高雅的东西拒之门外,必然在行动上踏步不前,那你写出来的东西和完成的作品自然就俗了。
* 雅俗共赏,是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最难达到的一种境界。
*在艺术上不要怕人家批评,那是艺术提高的最好启示,也是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
*搞收藏的人,不能单纯的、简单的光下苦功。下苦功的前提是悟,找准方向,明确目标,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窗外的梅花开了,我的收藏艺术也为之绽放。天上的白云云卷云舒,我的收藏艺术也自在无意。门前的月季寒风飘零,我的收藏艺术起落自如。
*时下,我们睁大眼睛望着门券展会时代的到来,和收藏品价值的介入,并在两者之间跳舞,并做出最好的决择。
*收藏艺术即是自乐,又是乐他。客观上讲,首先是乐他。给人看的东西,归根结底要使作品能够影响他人,起码要有知音。像释加牟尼所说,用艺术去“度”更多的人,那样,艺术之树就会常青。
*收藏的过程也是人修行的过程。在平淡无奇中穿行于心野,于闹市中不急不躁,看眼前过客匆匆,我心依然。
*对无常有敬畏,对人不忘感恩,对已应当知足。凡事常想不愧我心,路就会越走越宽。
*经路窄时,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任难任之事,要用力而无气。处难处之人,要有知而无言。
*在与券人相处中,我们总是说的太多,倾听的太少。人不是通过说学到东西,而只有听才能掌握更多信息。
*路是自己走的,没有输赢之说,只有值得不值得。
*凡事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添花的人多数是假的,送炭的人可都是真的。
*不羡神仙羡少年。人六十岁后都是时间的穷人。
*有时笑笑人家,也被人家笑笑,人生如此而已。
*常言道,吃亏是福,聪明人能从吃亏中学到智慧。吃苦也是这个道理,有苦有甜才是人生。
*有理想,才能获得“自我实现”的需要。还要有毅力,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一步一步向前。
*爱因斯坦指出,人的差异产生于业余时间。业余时间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灭一个人。
*研究显示,人的潜力一般只发挥出3%一一5%。把自身潜力发挥到极致,把寿命也延长到极限,才能把生命投入到对自己和社会有意义的地方。
*艺术家活着要有价值,别活得只有价格。
*千说万说,先做人,后做事。
*生活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艺术家就是厨师,同样的食材你也不一定能做好,做好就要下苦功。别老是感到人家在台上玩得轻松,或者是看不起那几块诱人的展框。虽然说是“有两下子”,可这两下子就是一辈子,有的人奋斗了一辈子,也没得到过这“两下子”。
*收藏门券和编辑券集,也须经过三种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概莫能外。
二○二二年十二月写于府河岸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