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无处不在”(37)左权民歌“开花调”

山西省:杨新渝
显示日期2023-01-08;访问次数:601; 电脑端

SS:网站文件:1671110586328609.jpg;原始文件:标头.jpg

左权民歌“开花调”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11—1)

山西  杨新渝

山西被誉为“民歌的海洋”。左权开花调更是不同于任何地区的民歌,他独树一帜自成脉络,曲调清丽而优美,风格委婉而温柔,意境新颖,诗味浓郁,号称是黄土地“长”出来旋律。

左权民歌主要分为三类:大腔、杂曲、小调。大曲属套曲,曲调典雅,结构严谨,有序曲,正曲;杂曲又称山歌,劳作时随时可唱,格律自由,曲谱单一,即兴编唱;小调适合人们轻松劳作时哼唱。开花调是小调中的一种,是从小调中派生的一种独特的山歌艺术形式,故称“开花调”。 是左权民歌中的一朵奇芭。

 8afcf19fd062f89cfd25aaf671ba0fb.jpg

擂台赛

2006年5月20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遗编号11—1。

2019年11月12日又入选调整后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a4fd3323fe27ba17993e32121a46bf3.jpg

左权民歌汇

开花调运用“赋比兴”手法,还灵活采用夸张、谐音、双关、叠字等方法,以及方言的运用,随编、随唱灵活多变,因此流行甚广,易于传唱。主要分布在山西的左权、和顺、武乡、襄垣等各县,左权开花调最为出色。

开花调言语简洁,深情感人。万物皆可“开花”。巧妙的运用明喻、暗语、偷喻、借语、等手法表现不好直说的话。上句起兴,下句点题,上句借开花,下句说情叙事。

所谓花,不仅植物可以开花,日常生活中的任何物品均可开花,例:石头、苕帚、锅、玻璃、门搭等都可作比喻的东西来开花。

 5203c5f5e3682c85ccf078f61c68a1d.jpg

演出的照片

山西著名的民歌演唱家刘改鱼,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左权开花调代表性传承人,退休前是山西省歌舞剧院一级演员。8岁登台演唱开花调,至今活跃在舞台上。刘改鱼从小喜欢开花调,凭借着自己的天分和感悟用心演唱,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姑娘成长为著名歌唱家。从村里唱到了县里,又把太行山里的开花调唱到了京城,开花调演唱中方言韵味十足的衬词唱句“啊呀呀呔”,成为刘改鱼的代称,广为流传。她几十年坚守自己的理念,接地气的“山土味”太行歌味,有造诣有追求善思考,在民歌演唱实践中感悟升华。作为传承人的她对来学习开花调的教学从不收费。指导研究开花调的大学生研究生,总是尽心竭力,一丝不苟。82岁的她仍然致力开花调的传承。

a1f541095d5a125bc19fbc14eef3b6a.jpg

山西莲花落传人姚崇善跟随刘改鱼学习开花调 

70年代刘改鱼和她所在山西省歌舞剧团,曾经到过我们企业进行过演出,那时轰动一时,为看她的演出几乎挤破俱乐部的门,那个年代也是我们心目中的明星,要按现在说法我们也是她的粉丝。

 664d207699c2d720d184b002fc9c76b.jpg

刘改鱼老师演出的照片

在一位左权的好朋友引见下有幸拜见了刘改鱼老师,回想起来已是8年前的事,老夫妇两人住在省歌舞剧团的简陋的老房子里。房间不太,没有什么奢侈品家具,家中摆放陪伴她多年的钢琴,墙上悬挂中国艺术研究院田青先生称谓,山西省文化部刘江部长题写的《桃花红,杏花白,杨柳青》的字幅。谈起开花调,她侃侃而谈,似乎是和我拉家常平易近人,一点大碗的架子都没有。当说起我专门收藏非物质文化遗产门票时,她把手中唯一的一张她演出的门票送给了我,我只顾高兴了尽然忘了让刘改鱼老师签个名,至今后悔不已。下面是刘改鱼老师送我的那张门票。

 68b86561a01e46d27749caf92d097e2.jpg

c3c1af8bc55ac706ce0ff941a4d1c74.jpg

刘改鱼82岁现在的照片

34fee884b794abc8440df04bef2cbae.jpg

左权民歌后继有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田青教授,发现的新秀石占明,如今唱遍大江南北。

82cbc79ba84663ec3a79f902b071322.jpg

石占明门票

左权盲人宣传队1938年成立,已有84年的历史。口传心授涌现出几代盲人艺术家,活跃在农村一线。田青教授觉得他们是用生命演唱的队伍,把他们带到北京,传承着原生态的声音,演出轰动了北京。愿左权民歌这枝原生态奇芭越开越鲜艳。

 580143e98d4007a9b034bdd191786e6.jpg

盲人宣传队节目单


编辑:张宝贵

姓名:张占芝; 时间:2023-01-08 02:34:37

杨老师对非遗研究的很透,有幸在醴陵认真欣赏了展集,受益匪浅!

姓名:王建池; 时间:2023-01-08 05:52:06

悉心研究历史,广泛收集券品,“非遗”享誉券界,专栏功不可没。感谢杨新渝、张宝贵两位老师组织“非遗”系列专栏所做出的贡献!!!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23-01-08 06:04:11

欣赏了,谢谢杨老师分享!

姓名:熊斌; 时间:2023-01-08 06:32:33

认识左权是从它系列红色纪念券开始,再后来是石占明在电视上演唱,今天特地在网上看了刘改鱼老师的几段开花调,感觉韵味十足、魅力无限!

姓名:张宝贵; 时间:2023-01-08 07:39:21

左权民歌开花调,一朵奇葩放异彩。杨新渝老师主集非遗门票,并潜心研究,专题制作的也非常精美,成果显著。谢谢杨老师!

姓名:李新建; 时间:2023-01-08 07:56:24

欣赏了,谢谢杨老师分享!

姓名:崔艳红; 时间:2023-01-08 08:06:39

潜心研究,卓有成效。谢谢分享,左权民歌!

姓名:张子玉; 时间:2023-01-08 08:09:22

拜读了左权民歌,谢谢分享!

姓名:张岩; 时间:2023-01-08 10:30:54

杨大姐致力于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丰硕!点赞!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23-01-08 10:43:58

左权民歌,非遗文化。盲人宣传队,奇葩异放。学习了,谢谢杨老师分享!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23-01-08 10:57:30

谢谢杨老师分享!

姓名:王述育; 时间:2023-01-08 11:54:02

别开生面!赞!

姓名:刁伯虎; 时间:2023-01-08 14:25:17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精美的专题!

姓名:杨建; 时间:2023-01-08 14:57:13

宣传非遗,传承文化。谢谢分享。

姓名:钟杰; 时间:2023-01-08 15:02:26

拜读了,谢谢杨老师佳文分享!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23-01-08 15:07:33

自己家乡的非遗,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23-01-08 15:29:14

非遗传承,后继有人,令人欣慰!谢谢新渝精彩分享!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23-01-08 15:50:06

杨老师集券有特色,有研究。拜读佳文,谢谢分享!

姓名:罗斌林; 时间:2023-01-08 15:51:22

杨老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情怀及丰富的门券藏品,讲述一个生动的精彩世界。学习、欣赏了。谢谢!

姓名:王丽荣; 时间:2023-01-08 16:36:00

收藏非遗门券,讲述非遗文化,非常有特色有意义的传承!为新渝点赞!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23-01-08 16:46:10

拜读,欣赏了……谢谢杨老师分享!……受教、学习、长知识……

姓名:都兴水; 时间:2023-01-08 17:03:08

几枚非遗门票收集不易,谢谢新渝老师详细介绍!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23-01-08 18:00:40

新渝写非遗,手到擒来,掌握了丰富的资料和素材。谢谢新渝分享!

姓名:杨永军; 时间:2023-01-08 18:19:18

为地方戏曲点赞。

姓名:张有发; 时间:2023-01-08 19:12:03

拜读好文章,欣赏佳券,一些人只是唱歌,而文章中的盲人就是歌唱,多谢分享!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23-01-08 19:28:02

左权民歌开花调,几枚非遗门票收集不易,谢谢新渝老师详细介绍!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23-01-08 21:39:29

谢谢全面介绍左权民歌开花调!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23-01-08 21:52:11

把左权开花调解读的如此精彩,费心了。点赞!

姓名:钱宝林; 时间:2023-01-08 22:09:01

精彩的解读!谢谢杨老师!

姓名:刘振林; 时间:2023-01-08 23:58:32

第一次了解这一非遗项目!长见识了!谢谢杨老师分享!

姓名:杨新渝; 时间:2023-01-09 05:38:15

谢谢大家对非遗的关注,非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容量太大,在收集门券的同时时,不断的努力学习,越觉的知道的太少,越觉的我们民族的伟大。今后继续用门券的形式向大家介绍。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