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年货要凭票
林仕荣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农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节日喜庆,节目丰富多彩,拜祭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来年丰调雨顺,家家喜吃团圆饭,大人封利是(红包),小孩接利是(又称压岁钱),亲朋好友聚会相互拜年,尤其今年,广州恢复了因疫情而停止三年的“花市,行花街”传统习俗,花灯满城,游人满街喜洋洋。
笔者在狂完花街,吃完岁末家庭团圆饭,饭菜虽足酒未醉,就自欣自尝,自娱自乐的翻开了那心爱的票证收藏册,被一组陈旧的“春节鱼肉副食票证”勾起一段难忘的往事记忆:想当年,经济落后物质缺,春节年货要凭票;看今日,经济发展物质丰,手机网购乜都有。因为解放初期,我国经济发展缓慢落后,各种生活物资缺乏,供需差距大,国家为了确保人民生活物品能合理、均行供应,防止不法商人从中拱台物价、扰乱市场,保证人人有饭吃,不会饿死人,故实行按人口定量、凭票供应的“计划经济”政策。具体操作除了正常每月定量供应以外,对春节、清明、端午、五一、中秋、国庆、元旦等重大节日,将组织特殊供应,这就产生了春节票证的原因。究竟节日票证知多少?今天就代表性的和大家共同分享。
(一)时间、节日、品种、数量明确的“广州市一九五九年春节一人量、三人量购肉票”(图一),这种票大小规格为3.5 cm2×.5cm ,四周边框以稻穗齿轮为设计图案,颜色分别为草绿色和粉红色,一人量和三人量,初二和初三使用,过期作废,时间项目内容非常明确,印制单位为“广州市服务局”,整体票幅设计协调、美观、大方、得体。
(二)节日鱼票、肉票、副食品票(图二、三、四、五),这种票最大区别是“节日”是包括元旦、春节、清明、端午、五一、中秋、国庆等重大节日的统称,没有具体指那个节日,只是以编号为区分。每年年底,有关主管部门按户籍管理渠道给户籍居民发放各种副食品供应票,具体到某一个节日前,食品市场就公布本节日凭几号票供应某种类副食品多少,居民就按通知拿上相应的票前往购买。鱼票则供应各品种的鲜活鱼,肉票则供应猪肉牛肉,副食品票则供应尤鱼、虾米、冬菇、木耳、腐竹、发菜等几十种干货年宵品。这些票的设计图案也很精致、形象、生动。
(三)广东省广州市居民、农民、集体户口个人副食品供应证(图六、七、八)计划经济时代广州市分别给城镇居民、郊区农民、集体户口的个人(俗称单身,无家属小孩,户口由工作单位统一管理)发放副食品供应证,日常生活所需副食多达60多种,每个节日特殊供应的副食品就在这个证的后面增设附页统一登记。
(四)老红军、离休老干部春节供应卷烟票(图九、十)。老红军、老干部是祖国的宝贵财富,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全靠他们用生命拼打岀来的,在今天的和平年代,给他们以生活上的关怀照顾也是应该的。
在欢庆新春佳节的今天,共同分享这些难得的、珍稀的时代记忆、历史见证,激发人们更加珍惜幸福的今天,继续努力共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图一)1959年春节一人量、三人量购肉票
(图二)节日鱼票
(图三)节日副食品票
(图四)节日肉类、魚类、食糖类等综合版票
(图五)食糖票与饼干票
(图六)1962年元旦、春节广州市居民供应证内页
(图七)1961年广州市农民副食品供应证
(图八)1961年广州市集体户口个人副食品供应证
(图九)1996年老红军、离休老干部春节供应卷烟票
(图十)1997年老红军、离休老干部春节供应卷烟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