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智化寺的一对超大宣纸门票
北京 崔艳红
前些日子,可能因为网站“一大一小”门票评比吧,金志根老师找到我,他说他有一枚早年段武老先生送他的一对超大智化寺宣纸门票,因为不好存放,暂时不好找。让我在北京群问一下,看看门票大小。消息发出后,张宝华老师回复有此票,但不方便找。高菊园会长在外看到消息,回到家马上翻出门票,量尺寸。
高会长回复:
此票为纪念智化寺建寺五百五十周年发行,由智化寺文管所监制。
特别说明是宣纸木板手工印刷。
两枚一组,共计印制550套。
共两枚:分别30元,25元。
规格:57cmX28cm。
两枚一组,共计印制550套。
发行时间是1994年。
据高会长回忆,那天是庆祝智化寺建寺五百五十周年门票首发的日子。木刻版手工由东方收藏家主编报周继烈一张一张印制。一部分工作人员负责印制门票,另一部分工作人员负责加盖编号和票价。我问高会长门票上的画面内容,他说他不知道。
我想把既然此票展示给大家,应该了解一下门票上画面内容。我本来想亲自去一趟,但一想大冷天的我还是打电话问一下吧。我通过一个智化寺赵主任找到馆长,馆长说也没有见过此票,她推断上面的图案是从某个书上拓上的,和智化寺没有关系。最后馆长说,感谢您如此关注智化寺,欢迎来参观。我说我去过不少次了,再去您给我门票啊,哈哈,三句话不离本行。我认识馆长,几次参加在智化寺音乐节,和他们索票,馆长和赵主任都给过我门票、请柬和节目单。我们集券人不会忘记每位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
晚上,睡不着觉,我想能不能从网上找到一些线索。我打开百度,输入“智化寺建寺550周年门票”,居然蹦出了一些文字。仔细一看,是朝花网上,李伟钦老师发了一个此票的帖子,然后有人把“雨人访谈”中访问徐岩老师的一段话摘录下来了。
雨人:您被大家称为新疆门券第一人,能给我们讲讲您最喜爱的门券吗?
徐 岩:新疆门券第一人不敢当,这是友人的抬爱和一些记者的谣传。我的藏品中,珍爱的确实不少,也有些记忆犹新的故事。
令我首先想到的是北京智化寺为香客特意设计的超级纪念券。为纪念建寺550周年,发行甲、乙两种宣纸手工印刷的门券,可使用1年,各发行550枚。我得到消息已迟,当我寄信去购买时已经没有了。我四处托人,又给寺庙的负责人写信,可能是诚心和坚持感化了他,他从香客手里转购了该券给我。据了解,凡拥有该券的朋友都很珍惜,虽然该券面幅大(长57厘米、宽27厘米),不易保存,但是该券启用佛历、农历、公历三种纪年方式,这在全国是唯一的。古宣纸古色古香,手工印刷无法伪造,也增添了收藏价值。
这是收藏大家徐岩老师对这枚门票的解读,让我们对门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可以看出来这套票不仅北京券友喜欢,而且得到了外地券友的追捧。第二天,我给徐岩老师打了电话,他兴高采烈地给我讲述了他找票的经历。
我不甘心,又找到了高会长,问他还能不能联系是那位制版的周先生,高会长说年代太久远了,联系不上了。线索断了,一个门票的故事暂停。如果有知情的,请告知。
这篇文章早已写好,本来想去一趟智化寺回来补充一些资料。前些天,陶万春老师在一个帖子下面留言说,希望看到更多门票背后的故事。我想我抛砖引玉吧,把稿子先发出来吧,希望看到更多门票背后的精彩故事。
这是智化寺现在使用票,电子版,不过图案还是挺不错的。
智化寺是明初司礼监太监王振于正统八年(1443年)仿唐宋“伽蓝七堂”规制而建,初为家庙,后赐名“报恩智化寺”。是北京市内现存最为完整的明代木结构建筑群,第一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门票左上角是智化寺的标识。
智化寺内有“三宝”,分别是转轮藏、藻井、京音乐。
智化寺“藏殿”内的“转轮藏”是明代正统年之物,八角塔状,每面有45个经屉,边上雕刻六拏具。每个抽屉都刻有文字用于文字检索。门票中间就是“转轮藏。”
智化寺藻井:在智化寺藏殿、智化殿和万佛阁的殿顶原本都有藻井,智化殿的三十二栋木雕天宫楼阁团龙藻井和万佛阁斗八式平面方形木雕五爪团龙藻井因为历史原因,如今都在美国博物馆内,只留下了藏殿的坛城藻井和天花。门票右上方是“藻井”
另外智化寺京音乐是北京市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智化寺京音乐源于唐宋的宫廷音乐,自1446年由明代宫廷传入智化寺后,一直按照口传心授方法代代相传,迄今已有560年的历史。
智化寺隐藏于一片胡同中,虽然小众,但非常值得一看!
感谢金志根老师让我们引出这么多话题! 感谢提供线索的几位老师!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