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认识朱炼炼老师是从北京—武昌下了火车后,他前来迎接王建池、陈明新和我的。并带领我们游览了辛亥革命博物馆、武昌起义博物馆、黄鹤楼、武汉长江大桥,还带我们品尝了特色小吃“热干面”。朱老师是举办全国二十届展的直接策划者和参与者,孰优孰劣,他自己的心里自有一把尺子。不管怎样,为主办者进一言,既是担当又是责任。所以我想,作为主办方一定是殚精竭虑,使出浑身解数,尽全力使之圆满,争取给全国的券友们留下一个满意的答卷,难忘的安康。
安康国展的期待
湖北 朱炼炼
我参加国展较少,二十届印象最深。一是展品入柜上档次,二是展前网上尽展示。
我对安康二十一届展有二点期待:
第一,券研网继续发挥优先展示,展示作品长久保存的优势。同时,希望给更多券友参与评判机会;具体地说,就是把评审组的权力匀一部分给券友,让券友们也能加入评审中。不是质疑评审组的专业能力和公正品行,而是期待让国展更加贴近券友;所有活动只有互动才更有吸引力。
划分好券友和评审组的评分比例,三七、四六,哪怕一九、二八都行,重要的是有广大券友的参与。评分标准相同。所不同的是所有作品隐去作者姓名,避免拉票和表态行为,真正评岀券友心目中的佳作。拉票和表态是很不好玩的游戏。如果组委会考虑评奖的地区分布,可将落选的作品多发一些安慰性质的优秀奖。具体规则由组委会定。
第二,展示场馆尽早向早到的券友开放,让券友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观展上。券友观展不存在券品安全隐患。每届国展除了体现券界领导和地方券协的组织能力以及券友间的思想、情感和券品交流,最应该重视的是券友们对券品的观摩和学习。一天式的开幕、闭幕、观展,会大大削弱国展的展出效果。以往给券友的感觉,国展更像是交流会,交流势头盖过观展,和那些地方上的交流会差别仅仅是规模大点,领导多点。
此外,国展布展考虑一下券友多为老人,视力不济,展品不要太高太远。采光也一定要充足。
谨此拙见,望参考并通盘权衡。
作者在二十届国展二楼展厅
参加二十届国展湖北团券友合影
2023.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