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议券展入基层
龙小平
许彤老师期待安康征文《走过寒冬疫情尽 迎来满园春光时》以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来看待券界和券展,提出很多建议值得点赞!他还提出:第四、扩大宣传。引导收藏家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广泛联系全国各个景区,各大机关、学校、各个单位,把展览作品循环到全国各著名景区、博物馆、学校等地展出,尤其是在与展览内容相关联的景区展览为主。积极呼吁全国各个景区广泛邀请门票收藏家参与设计门票,从而达到景区、收藏组织、收藏家的社会效益最大化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许老师提出收藏家(即券友)把券展办进景区,校区,社区建议甚好,已有不少券友正实践着。邀请门票收藏家参与设计门票也有不少成功例子。哈尔滨市资深券友王庆棠先生是一位知名美术家,他设计的五十六个民族图案就成为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当家参观券。吉林孙会军会长也参与过景区门票的设计……
蔡八一会长在第十九届全国券展时,除全面周到安排会展事务外,还为参会者送上专制醴陵市旅游参观券大全套。
李文康先生从陕西安康香溪洞风景区退休,经过四年的不懈努力,全国第21届旅游门券展落户安康。他精心策划国展全流程,不久全国券友所期待的21届国展,中国门券届展历史上一届最成功、最大气、最丰富多彩的国展将会问世!当然一定会有令人惊喜的纪念券捧回!
可以说,他们都是景区、收藏组织、收藏家的社会效益最大化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成功实践者!
梦想很美好,现实很冷酷。
首先,景区与收藏人不可能经济效益双丰收。
门券展进入景区的确是社会效益极致的显示,但对券友方说来,是没有一毛钱的收益的,他们都是一群志愿者,乐意付出,只求券乐,如能为景区宣传奉献,就乐乐了!
第二,和景区合作是有门坎和智慧的。
景区掌门人文化背景,爱好不同会决定券展的好恶接纳,券展组织者的身份,知名度,沟通手段都是重要的因素!景区大多为收费单位,在商言商,十分重视你能给他带来什么?
醴陵陶瓷博物馆开馆需要大型活动造势,十九届国展就能进入视线,有了合作空间。八一会长身份就更加容易谈成。
我也曾想进入某古城办展馆,得到二把手首肯,不料一把手认为那些东西看的人少,带不来什么效益就卡察了。而进入学校就成功了。
相比之下,西牛先生在宜宾市深厚人缘名气,入李庄建论坛,办抗日邀请展,个人展,轻车熟路,如雨得水,轻松愉快……
坦言说,大多数券友不是不想入景区合作,也曾奋斗过,失败过!天时地利人和也许未到来!
只要努力奋斗,总有成功时!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奔跑吧兄弟,愿各自梦想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