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说东北景点的沿革(104)齐齐哈尔博物馆
齐齐哈尔市博物馆,位于齐齐哈尔市建华区中华路1号,国家二级博物馆,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黑龙江省内地(市)级最大、设施较为完备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是集征集、典藏、展示、研究及社会宣传为一体的公共文化教育场所。


齐齐哈尔市博物馆2003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占地总面积14250平方米,主体建筑总面积11000平方米,主体建筑分三个展区,主楼:永久性陈列《嫩江文明的述说》及三个临展厅;东侧配楼:美术馆;西侧配楼:文创产品展示馆。齐齐哈尔市博物馆2007年被评为齐齐哈尔市“十佳标志性建筑之一”。附属展区为黑龙江督军署旧址,黑龙江督军署是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筑面积1214平方米。



馆藏文物5000余件,是一座以地方历史与艺术为主,系统展示齐齐哈尔悠久历史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集文物征集、考古、收藏、研究、展示于一身,系统收藏反映齐齐哈尔古代、近现代、当代历史珍贵文物,并通过举办基本陈列和多种专题陈列,向全市公众全面地展示地方历史发展和灿烂文化,介绍中华文明与世界优秀文化。通过高水平的历史学、考古学、文物学、博物馆学研究,不断丰富和深化人们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推动博物馆事业发展,还将成为我市供公众进行高品味的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齐齐哈尔市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大部分是新石器时代细石器生产工具及细石器文化独有的复合工具,并且类型体系完整,形制精美。文物数量及工艺在全国同类型文物当中处领先地位,是细石器时期渔猎文化的代表,可作为我国细石器渔猎文化研究的标准器。另有部分民族、民俗、抗战文物,是相关时期和学科研究的重要物证。


“《嫩江文明的述说》——齐齐哈尔历史文物陈列展览”,展现了齐齐哈尔这块土地从2万年前有人类生活遗迹开始,直到新中国成立的悠久历史,是一部生动立体的断代史教科书。2007年被黑龙江省文化厅推荐参加“第七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荣获文化部、国家文物局颁发的“最受观众欢迎奖”,并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重点发展博物馆(东三省仅三家)。2007年参加国家文物局“十大精品陈列”评选荣获“最受观众欢迎奖”。由此,齐齐哈尔市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重点发展博物馆。

“黑龙江督军署复原陈列”,黑龙江督军署旧址原为清嘉庆十一年建造的副都统私宅(又称大人府),清朝末年,署理黑龙江巡抚程德全在此基础上开始营建,周树模任巡抚后续建而成。督军署是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在黑龙江省设立的最高政治统帅机关,民国时期的三十八年间有十二位黑龙江首脑在这里履行公务,它同辽宁的大帅府、吉林的伪皇宫一样是东北三省重要的军事指挥中心。期间最值得一提的是,它曾是打响大规模有组织武装抗日第一枪的马占山将军指挥江桥抗战的总指挥部所在地。直至1954年黑龙江省与松江省合并,黑龙江省省会迁往哈尔滨,黑龙江督军署旧址始终以黑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面貌而存在。2017年复原陈列完成,正式对外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