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请柬,一捧遗珠
——艺术品拍卖会请柬赏析
保定 陶万春
每逢周六和周日,天刚蒙蒙亮,位于保定市莲池区天威路上的"力高古物市场"就热闹了起来。串各地古物市场的商户,摆设地摊,静待老主顾和市民前来打卡。本市精明的买家,一个摊又一个摊的逛着,寻找着心仪之物和捡漏的机缘。普通市民多是来看热闹的,一有买卖双方议价购物,立马凑上去,想看个究竟。
我是这儿的铁杆粉丝,只要在保定,雷打不动的一准儿到时候就来。其实我也心知肚明,现在在市场上捡漏,如大海捞针,难着那!老话说的好,盛世收藏,乱世黄金。人们生活好了,玩古玩的人也就多了。君不见,不管信什么教的,都戴着佛珠手串,手里把玩文玩核桃的更不计其数。我到市场,一是会会藏友,看最近又收了什么好玩艺,二是在纸制品摊位上,看有没有老旧门票。
保定著名收藏家黎艳辉(左)本文作者(中)保定券联会会长彭森(右)
正在力高古玩市场交流门票。
古玩收藏,在中国历史悠久。宋代,为中国文物之最成功时期,故今日谈古玩者,均以宋产为最高标的,最精妙,最正确。清代,大兴仿制之风,且各个帝王之热心倡导,臣民努力效行,在数量和质量均取得了空前绝后的成就。故时下市场所存古玩,清代产物总在半数以上。清以外的宝贝,大部分只能从艺术品拍卖会上取得。我经常关注各地的拍卖会,但苦于没有大块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囊中羞涩,无法企及。我时常留心古物市场上的拍卖预展册子,权当过过眼瘾。
这些预拍册里,经常夹带有拍卖会请柬,制作的十分精美,古色古香,令人爱不释手。其实,它也是门票收藏的一个种类,今展示一组,与观者共赏。
这是清末画家吴有如的扇面画。吴系江苏吴县人,工人物、肖像及其他,一生以卖画为生。曾被大师徐悲鸿誉为“世界古今大插图和中国美术史上伟人之一。”画面上两条鲤鱼正在悠闲自得的觅食,鱼周边的水草似在随水波晃荡,整个画清新脱俗,令人爱不释手,反复品味。
画作作者张大千,享誉中外的大师级画家,四川内江人。擅山水、花鸟、人物,工笔写意俱佳。抗日战争期间,泛涉各家,后去敦煌石宝揣摩三载,超越各个朝代,创自己独特艺术面目,形成一代画风。1972年侨居美国,1978年回国居台湾台北。宋美龄女士曾拜其门下,潜心习画,并小有成就。
启功,国人耳熟能详的书画家、教育家。北京满族人也。这幅行书,是为朋友题写的斋号名。其书画主要成就在书法,自创“启功体”。仿者众多,启功风趣地说,仿我字的人,都比我写得好。
1978年,启功66岁时,妻子、母亲和恩师先后离他而去。回想半世艰辛岁月,他在悲痛之余,写下一首广为流传的《自撰墓志铭》: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貌微圆,皮欠厚,妻己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溢且陋。身与名,一齐臭。读罢,先生恢谐幽默的谈吐、精练的文字功底欣然纸上,又对这位书画大家、教育名家,及文物鉴赏权威等名副其实的身份,充满了由衷的钦佩和尊敬。
这是一幅贺寿的山水古画。作者不详。画面上山峦叠翠,古柏参天,几间草屋,散落在山谷之中,一片生机盎然。画面的左上角,有徐邦达先生的鉴定题跋。徐邦达,画家,书画鉴定家,浙江海宁人。1950年调北京国家文物局,主要从事古书画鉴定工作。他造诣颇深,只要将画展开半尺,就能分辩真伪,业内人士送其绰号:“徐半尺”。
这是一封家书,即拍卖会上的信札。行草坚劲,一气呵成,内心世界,跃于纸上,颇有王羲之《兰亭序》之风骨。
图为竹雕笔筒,本人断代为清代中期遗物。我国竹雕艺术源远流长,纵观它的发展历程,宋代的竹雕已初露头角,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呈现百花争艳的景象。早期的竹刻制品遗存很少,现在所见之物多为明清传世品。请柬上的这个笔筒,浑厚古朴,构图饱满,刀功深峻,三个人物栩栩如生。刀法用了深浮雕、透雕和圆雕,线条刚劲老道,转出棱角。
扇面的作者为申石伽,别署西冷石伽,浙江杭州人。生于书画世家,毕生从事国画创作,笔下山水竹梅,水墨青绿,各有千秋。尤其是擅长山水和竹子,驰誉画坛。这幅画,构图错落有致,远处的山和近处的树,成远、中、近景,层层递进,形成立体画卷。近处一株红叶之树,又使画面生动了许多,一条小溪顺山势而下,然一老翁赶着三头毛驴却向上攀登,生活气息浓烈。
画家吴湖帆的翠竹。吴湖帆,江苏苏州人氏,现代绘画大师及书画鉴定家。赏析其这幅画,嫩竹清新秀丽,挺拔向上,底部竹节清晣可见。与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所画墨竹不同,吴湖帆的画,竹干和竹叶可数,雅致灵秀,清韵缜丽,自开一代画风。
冯燕生,明末清初书画家。梅兰竹菊,中国画画家笔下的四君子。兰花,代表着人的风雅和圣洁,不以凡人为伍,追求超凡脱俗的生活。画家廖廖数笔,兰草欣然落墨纸间,虚实兰草对应,相映成趣。远处的山峦空灵依释可见,近处几堆山石映入眼帘,耐看。
钱松嵒,江苏宜兴人也,中国山水画大家。亦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画大变革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这幅画,代表着画家一贯风格,即绘画写实,又大胆创新。该画意境深邃隽永,下笔大气有加。在各色花等的团团怀抱和簇拥下,画中五只小鸟儿,一倒立于枝上,一单腿站立枝干,一左顾右盼,一从天而降,一翘首以待,使整个画面灵动起来。前几年的一个夏日,我去北京访亲,有幸在中国美术馆观看了钱先生120周年大展。取票窗口的人排出好远好远,馆内一层大厅里,观众如潮,盛况空前。
关良,广东番禺人,中国画大师。长于戏剧人物画,并在国内画界独树一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观赏这个《戏凤图》扇面,手法明快单纯,笔墨不多,人物形象雅拙生动,极富鲜明的艺术个性与民族气派,把戏剧定格纸上,把玩掌中,引人入胜。我在中国美术馆馆藏展览中,多次与关良先生的画隔空互动,感受其浓郁的艺术气息。
这枚请柬展示的为福建寿山芙蓉石浅浮雕印章。寿山石,在全国名石评比中,多次独占鳌头,被列为四大国石之首(其他三种:浙江青田石、浙江昌化石、内蒙巴林石)。寿山石的文化价值表现在它的地位上,用它制作的印玺,在古代是权利的象征。尤其是清乾隆皇帝,更是至爱如宝,他使用和把玩的寿山田黄石“三链章”己成无价之宝,还成为中国邮政发行邮票的题材,登上了国家名片。如今,寿山石身价看涨,在寿山石一百多品种中,“石皇"一一田黄石,"石后"一一芙蓉石价格在不断推高。拍卖会上,几十万和数百万的寿山石拍品屡见不鲜。实践表明,在古玩市场上,不管什么时候,好的东西即能保值且又升值,低档货只会停滞在藏者手中。
今年2月15日,门券收藏研究网,登载了北京崔艳红等藏家收藏的会议和晚会请柬。由于地利之原因,都是国字号的大名头,枚枚举足轻重。今天,我也凑个热闹,展示部分艺术品拍卖会的请柬,共同为国之藏券事业助力。
在门券收藏的路上,我属于一瓶子不满,又半瓶子晃荡的主儿。此时,将一点心得与券友们共享:我常讲,门券收藏属于平民收藏,小众玩艺儿。人生苦短,总得有点内容相伴,才会得到快乐,小享成就感。咱们费尽苦心收罗这些纸片片,如人谈恋爱一般,不重结果,享受的是这个过程。想发财,别打这些纸片的主意!对于新入行的老师来说,我以为先要“九层之上,起于累土”,打好收藏基础。再就是拜一个师傅,在浮躁的红尘里,秉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的精神,尽量多读些专业书,充盈自我。在寻找门票时,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勤奋。在藏品不丰之时,铭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不为一票一券的得失困扰。发扬“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韧劲,才会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
此刻,府河的冰早已融化,岸边的柳丝泛绿,又一个春天来了。一打请柬,一捧遗珠。捧着这些前辈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顿悟,这是精神上的家园,理当倍加珍惜。“人间重晚晴”,只要身体做主,我仍会沿着这条阳光大道,继续走下去。
~癸卯年正月二十五日,写于靴城寓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