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题记:万老师不仅藏识丰富,亲历实践,心细如丝,而且关心券界。这不,建议“小贴片”同台献艺就成了他参加国展的期待。其实,全国届展使用“大贴片”是门券展览纲要中明确规定的,而且在全国第二十一届券展《方案》中对此也予以明确了。能不能改变呢?近日,在门券部召开的会议上再一次重申届展要统一使用“大贴片”。所以,万老师和部分券友的期盼,将有待今后作为券界发展课题来研究并通过修改展览纲要来解决。
安康届展临近,让我们按照组委会公布的《展览方案》明确的各项要求,扎实工作、认真准备,以迎接全国第二十一届展在安康启幕!在这里,我们赞赏万老师的用心及付出!同时感谢万老师对券研网征文活动的支持!
我 的 期 待
江西 万士孙
第21届全国门劵展览确定在安康举办。喜讯传来,券友们欢欣雀跃,奔走相告。我听后非常高兴,因为一年前,我随南昌门券联谊会的几位券友参加了在鄂州举办的第20届全国门券展览,这也是我第一次参加全国门券展盛会。虽然这次展览因疫情影响,几经波折,困难重重,但鄂州券展的筹办者们在危机中寻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不畏艰辛,无私奉献,努力不懈,终于为广大券友捧上了一份融“交流、会友、旅游”为一炉的美味大餐,让每一位参加者都兴奋不已,留下了终身难忘的美好记忆。如今,第21届全国劵展又在美丽的安康向我们招手了,这怎不叫广大券友们激动,憧憬啊!
鄂州劵展,虽然时间只有短短的三天,但安排紧凑,好戏连台。作为第一次来到湖北之源鄂州的我,真有点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切都感到新鲜,感到惊喜。券展被安排在鄂州博物馆举办,这可是一家国家级的博物馆啊!小小的门券竟能登上神圣的文化殿堂,这无疑提升了门券收藏文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扩大了它在社会上的影响。目睹展览盛况,我不禁热泪盈眶,走进展场,还有一项让我感叹不已,难以忘怀的,那就是屹立在展场中的一排排展框了。在我的印象中,各地举办门券展览,多是采用塑料展袋,或用绳索铁丝悬挂,或是用简易支架撑起,但无论哪种,都有美中不足之处,除不够美观外,最大问题就是展品安全问题了。但鄂州券展却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他们调动了各方面的力量,借来了一大批原用于邮展的铝合金展框。这种展框美观、牢固、上档次,有气派。一排排闪亮的展框立于展场,与博物馆内那庄严、肃穆的气势相辉映,更为五彩缤纷的门劵增添了几份魅力。我和同伴们两次来到博物馆,仔细地观赏展品,留连忘返。忽然我发现,鄂州券展虽然使用了标准化的展框,但却未按展框的设计布置展品,而是将参展的贴片一张张用透明胶带粘贴在展板上固定。我心想,一张贴片4个角,至少也要贴4条胶带纸了。一框9片36个角,要粘36条了,10框就是360条,那100框呢,就是3600条。按照全国券展规定,有300个展框,那需要粘贴多少胶带紙啊?有劵友告诉我,在以往券展中,有的地方进行了改进,充分利用展框的功能。在布展时,将贴片小心地置于展板预设的透明胶片槽内,下排的一边往下插,上排的一边往上顶入,中间的一排就全用胶带纸粘了。这虽然是个好办法,减少了粘贴的工作量,但每框仍要粘贴24条胶带纸。一个展览300框,就要粘贴7200条了,这需要付出多大的精力啊!听说在布展时,由于人手不够,还动员了家人上阵帮忙。
我是一位集邮爱好者,曾多次参加布展工作。一次展览,上百个展框,几位工作人员动手,只需忙碌几个小时就完成了,因为展品所使用的贴片规格是按照展板设计的要求而确定的,因此布展十分方便、快捷,根本就不需要用胶带纸去粘贴。我真没想到,鄂州券展的布展工作竟如此辛苦。站在展框前,我陷入了沉思,既为鄂州券展工作人员辛勤地付出而感佩,同时也在想,是不是使用多年的大贴片,其规格也能改进一下,譬如将竖形改为横形,尺寸再调整一下,以适应全国券展采用标准化展框的设计要求呢?如果使用塑料展袋,自然会便利很多,也不需要使用那么多胶带纸去粘贴了,但这能彰显全国券展应体现出的国家级的展览水平吗?
面对展框,我又想起了在来鄂州前,我们讨论报送展品时发生的一幕。有位券友,是著名的集邮家,是制作展品的高手。由他亲自指导的邮集曾在国际邮展中获奖。近年来,他热心于双票封的制作与研究,制作的展品受到券友们的啧啧称赞,大家也一致赞同将他的作品上报全国券展。可就在要上报时,他却打退堂鼓了。原来他在准备中,发现要把一框16片的小片,改成一框9片的大片很难。原来一张小片可放两枚双票封,一框16片,可放32枚封,而改成大片,每片只能放3枚,一框9片就是27枚,还多余了5枚。每一枚双票封都饱含了心血,来之不易啊!尤其使人心烦的是,原来用小片制作展品,可以在家随心所欲,或调整,或修改,充分享受制作展品的欢愉;而改成大片呢,却要去打印店去请那些不知券展为何物的营业人员高抬贵手。左思右想,他决定不参展了。他说:双票封参加世界邮展使用的都是小片,为何参加国展就非要改成大片呢?由于他的退出,上报展品的工作一时陷入窘境。好在会长朱逸民当机立断,赶忙将自己一部旧作找出来,也来不及修改和完善,就匆匆上报了,算是完成了下达的任务。
形势发展真快,许多陈规旧法己难以适应了。对于邮集使用的贴片规格,全国集邮联也作了很大改进,不再搞一刀切了,而是既允许使用4X4的16片,也可使用4X3的12片和4X2的8片,这一规定得到了广大集邮者的欢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想,全国券展是否也可借鉴邮展的做法,在保留大贴片的基础上,也能允许小片参展呢?
为了办好全国第21届劵展,安康市券展秘书长李文康先生特地建立了一个“21届门券展览群”,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建议,以便集思广益,再创佳绩。我得知后深感这是一个非常英明的举措施,应予以大力支持。于是我将在鄂州观展时的所思所想涂鸦成文,先后在群里发表了巜应当允许小贴片参加全国券展》巜一个并不难解决的问题》巜再谈“应当允许小贴片参加全国券展》等十多篇微信。拙文发表后,得到了众多券友的点赞、鼓励和支持。有的券友还热情地将拙文转发給有关领导同志。劵友们的关心、帮助、支持,让我深受感动。
安康券展的筹备工作组已经启动。虽然我的建议并没有接受。但我并没有气馁,更没有消极。我很开心,因为我为券友们说话了,一吐为快啊!我仍在思考,仍在期待。我相信,如果全国券展把门槛放宽了,放低了,只会促使有更多门券爱好者踊跃地参加到全国券展这样一个群众性的文化活动中來。这可是大好事啊!让我们都期待着这一天吧。
衷心祝愿安康券展取得园满成功!
本文作者参观鄂州市临空经济区招商展示中心
江西南昌组团参加全国二十届展在鄂州博物馆前留影。左起:万士孙、林军、庄浩、熊模英、秦炎生、朱逸民、吴凌。
2023.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