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题记:编者也是在平遥的“一展一会”上认识作者的,他也是在券研网上经常发稿而逐渐相知的。在他的河南家乡,以他为主编辑了两个券刊,而且他也是亲力亲为的,经常有重量级的稿子占据券刊的桥头堡。我也在企业编辑过小报,那种压力是不小的,尤其出刊临近还在闹着稿荒的时候,不过经历下来,倒成了一种磨炼。常有人抱怨写东西费劲,头疼,告诉你一个绝招,越疼越写,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最好还要找明白人给你看看或是指导一下。好啦,扯远了,咱们言归正传。且看王老师提出何等高论……
关于评奖及荣誉证书的建议
河南 王继平
我参加券界国展是从第十五届开始的。到十六届制作了一部《文化河南 壮美中原》(三框)。以后,便以不同形式关注和参与了第十七届、第十八届、第十九届。
第二十届,我制作了两部专集:《改革开放看河南体育辉煌》(一框)、《改革开放看河南文化繁荣》(一框)。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我每次制作门券专集,总是抱“重在参与”的思想,不求获奖,只为代表河南。
今年6月,在陕西安康要举办的第二十一届国展,是疫情三年解封后的全国门券收藏界的一次重大盛会,在此,预祝大会圆满成功!下面我说说关于评奖及荣誉证书的建议:
一、建议门券展集改现场评奖为网上评奖
二十届国展,门券收藏研究网做出了巨大贡献,将门券集全部在网上展示,且为评选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谁的门券集内容及形式编排好,评委及读者心里基本有数,在网上即可评选出结果,门券收藏研究网每年举办的有奖征文活动,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例子,评委先介入,结束后几天即可出来评选结果。
现场展示门券集时,组委会把一、二、三等奖项,在门券集上挂上一个荣誉标签即可。大家到展览现场参观、鉴赏时也有重点,获奖者也有荣誉感。
二、凡是多人获奖的门券集,每人都要颁发一个荣誉证书
一部专集,有时是几个人共同合作的结果,发奖的时候,仅发了一张荣誉证书,也可以每人复印一张,但其他人员心里不舒服。
希望二十一届组委会,这次不要节约一张纸,两个人,颁发两个荣誉证书,三个人,颁发三个荣誉证书,四个人,颁发四个荣誉证书,以此类推,获奖证书发给谁,谁的名字在前,让每个获奖人员都有自豪感、荣誉感。
三、凡是制作门券专集的人员,都要颁发荣誉证书
每个制作门券专集的人,都是对国展的支持,是作者劳动的成果,不获奖者,也要发给荣誉证书。每届国展组委会工作人员非常辛苦,但要注意做好登记工作,不要遗漏任何一个作品。凡是参加过国展的门券专集,都要留下文字记录,做到有据可查。
四、凡是提供门券文献类的作者,都要颁发荣誉证书
多次国展,都有门券文献类的作品展示,这种形式非常值得赞扬,更需要发扬光大。
门券文献是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果,他们积极奉献,邮寄到现场参与就是对国展的支持,给提供门券文献类的作者颁发荣誉证书,是对作者的莫大鼓励。
2013年石家庄十七届届展期间本文作者(后排左七)参加门券收藏研究网首届优秀撰稿人与热心券友座谈会
在湖北黄石参加全国第十五届国展
与一直支持我收藏门票的老伴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