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门券原地封的制作要素
上海 吴志明
目前,门券原地封的爱好者越来越多,在各类邮展、门券展中门券原地封的身影也越来越常见,但由于门券原地封的制作、收藏历史还较短,在制作过程中尚缺少相应的权威、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因此,来探讨一下门券原地封的制作要求,是十分必要的。
门券原地封的制作题材十分广泛,记录各类重大事件、纪念伟人名人、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宣传美丽的风景名胜以及部分新邮的发行首日等,都可制作门券原地封。门券原地封的制作者是在以自己的方式传承、宣扬各类正能量,所制的封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个性化的纪念品和收藏品,其丰富了集邮、集门券的品种,对集邮、集门券的创新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要制作一枚门券原地封精品,并非是一件易事,门券原地封集封、票(邮票、门券)、戳三位一体,是三者的有机结合。
一、 信封是门券原地封的基础。门券原地封首先是一种“封”,各类信封,包括自然封、公函封、纪念封、美术封、首日封等都可以用来制作门券原地封。自然封的特点是朴实无华,成本较低,但封纸较薄,缺少个性;纪念封设计美观,封纸考究,但价格较高,封上的图案较大,影响贴票。个人认为:从稀缺性和个性化角度以及从制作中获得的成就感而言,以公函封为最佳。公函封印有寄信单位名称、地址和所在地区邮政编码等“落款”,如果邮票、门券的名称和信封落款一致,做到封、票、戳高度统一,就成了极限色彩颇为浓郁的门券原地封。但由于公函封来源困难,导致假的公函封泛滥,因此不少人对公函封制作的门券原地封十分谨慎,本人抱着宁缺毋滥的宗旨,始终坚持以正宗的公函封来制作门券原地封,所得公函封全部都是自己去各单位索要而来。尽管有时困难重重,但一旦成功的喜悦也是难以言表的。
由于各类信封尺寸各异,所以,选择合适大小的信封也有讲究,一般以“ZL”号的信封来制作较为受欢迎。当然,有时由于门券幅度较大,且封上还要盖上邮资机戳,粘上邮资宣传戳签条等,所以,只能用“C5”号等尺寸较大的信封来制作。
二、“双票”是门券原地封的本质。门券原地封又被称为“双票封”,因此,制作时必须具备邮票和门券,又由于是原地封,所以,对票的选择有很高的要求。所选的“双票”要与封的主题内容相关度越高越好。因门票的品种较多,一般来说,较容易选到与封的主体相关度更高的品种,但要注意,不宜选用各类非正规门券,如个人印制的纪念券,没有入门功能的“花纸头”等。如门券太长可以将存根或副券折在信封背面。相比门券,邮票发行要求更为严格,其比门券发行的品种要少得多,很多时候想制作一枚门券原地封,却没有直接对应的邮票,这时只能采用“借代”等方式,即选择与封的主题内容最为接近的邮票。以上海的红色景点为例,发行过中共一大会址的邮票,而没有发行过中共二大会址和中共四大会址的邮票,这时可采用出席过二大、四大的代表的邮票来制封,当然,也可采用党旗邮票。再如,上海的五大古典园林,只有发行过豫园的邮票,所以笔者在制作古猗园建园500周年的封时,用了竹子的邮票(古猗园得名于《诗经》中的“绿竹猗猗”)。在制作秋霞圃邮资机宣传戳启用首日的封时,用了“秋”的邮票。
原地封贵在符合邮政实际,所以封上的邮资,应符合邮政部门规定的数额,不能超额或不足。邮票的面值若小于标准邮资,应予补足,用邮资机戳补比用邮票补更有意义。邮票的面值如果大于标准邮资,补足到挂号信函的邮资比超重信函的邮资更合适。关于贴邮票的位置也应规范,横式信封以贴在信封右上角,竖式信封以贴在信封左上角为宜。
三、邮戳是门券原地封的灵魂。要想成功地制作一枚门券原地封,邮戳是关键。首先,邮戳在地域上一定要最大限度地符合“原地”的要求。关于原地封可参考一下《中国集邮百科全书》、《中国集邮大词典》里对原地封的定义,门券原地封的原地是指所贴邮票和门券内容发生的原地,也即是由所贴邮票和门券的主题或主图确认的事件发生地或实体所在地,邮戳销票地必须是该原地。原地的精度越精越好,最佳选择依次是原地直接所在地的代办点、邮政所、邮政支局、邮政局,如果有临时邮局、流动邮局、主题邮局的应优先选择。
其次,在邮戳时间的选择上,一定要精准,重大事件的发生日或纪念日、名人的诞辰日或逝世日、新邮的首发日、邮资机宣传戳的启用日等都是制作门券原地封的最佳日子。
再者,邮戳的种类和盖戳的位置也有一定的讲究,原地封销票的邮戳通常有邮政日戳、纪念邮戳、风景日戳和临时日戳等,邮政日戳更为自然,风景日戳有与封的主题内容相关的文字和图案。纪念邮戳、临时日戳通常使用时间较短,有的只用一天,邮政日戳、风景日戳可换日期字钉长期使用,故应优先选用纪念邮戳、临时日戳。邮戳必须销到“双票”上,一枚邮票上只能销一个戳。如果封上有邮资宣传戳签条的,也应销到戳,且用邮资机戳销比邮戳销更理想。封上的收寄局销票戳和到达局落地戳要齐全,戳上的文字、图案要清晰,如果模糊不清,这个封基本上就废了。
总之,作为一种将历史与趣味相结合的自制封,门券原地封的制作一定要准确和规范,纪念内容与封文、贴票、销戳尽可能紧密结合,这样才能得到一枚较为完整的且有时代感的精品封。门券原地封作为一种出现不久的收藏品种,尽管目前在各类展览中还未得到普遍承认,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在收藏展览门类中获有应得的一席之地,更何况收藏作为一种高雅之爱好,主要是为了满足精神生活所需,并不是或者并不完全是将藏品去参展得奖。愿门券原地封的收藏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作者通信地址:上海浦秀路1536弄保利茉莉公馆一期55号302室 邮编: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