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读江门之(2)—《狂飙》老街
何锦雄
最近,江门市蓬江区—条名不见经传的“三十三墟街”骑楼老街,当地人叫“墟顶老街”, 因电视剧《狂飙》剧中的“旧厂街”就取景在这条老街上,后加媒体、网络的宣传,迅速走红大江南北,故成网红打卡点。显然,《狂飙》的火爆太过突然,以至于“旧厂街”的街坊们还没想好怎么应对,游客就已蜂拥而至。
据资料显示:江门又称五邑,五邑是指其所辖的新会、开平、台山、恩平、鹤山,以往老江门人只说四邑,因早时不包含鹤山。最初听到三十三墟的名字,还以为是指江门的三十三条老街,后来才知道,原来就是一个地方,“三十三”只是它的名字。“墟”是指珠三角地区农村农贸集市的称呼,有些地方会称为“圩”。
说起江门,不得不说墟顶老街。老街是江门城区的发源地,“水埗头”为墟顶老街的中心地带,是城市的原点中的原点。在路口立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水埗头”三字,并记录着这里的历史,三十三级台阶等都是别称。
据《江门地名志》载:远在1000年前,江门只有一些小岛浮在水面,小岛中较突出的要算蓬莱山。宋代西江在新会出海,西江支流蓬江流过蓬莱山和烟墩山,因两山对峙如江之门户,故被称为“江门”。 公元十四世纪中叶(元末明初间),当地农业、手工业日趋发展,时人在蓬江(当时称肄水)之滨的蓬莱山,俗称“狗山”西山坡上,进行日常商品交易活动,渐成小墟集,“墟顶”之名由此而得。
我们一行人马游览完启明里后,转到“水街农贸市场”前的马路上。这里人流量多了不少,只见马路两边老旧的骑楼屋下商铺林立,好多屋柱上张贴有《狂飙》的影视宣传画或摆满“狂飙”内容的文创商品。
当我们要接近墟顶老街的中心地带时,随处可见的《狂飙》折扇、《孙子兵法》、强盛小卖部、旧厂街市集、强盛猪脚面等店铺,都在提醒我们,已经进入《狂飙》的世界。不少游客,举着“狂飙”的折扇,在“强盛小灵通”门店前拍照打卡,也有冲着“强盛猪脚面”来品尝的食客,带旺了老街的商业。
据媒体报道,“墟顶老街”至少有7处《狂飙》剧中的取景地,是《狂飙》打卡地最为集中的地方,既有安欣与高启强分道扬镳之处,也有高启强与大嫂陈书婷相遇之地。为了充分利用其宣传效应,2月14日,当地政府制作了8块《狂飙》剧照大卡板,悬挂在老街各处取景点供游人打卡拍照,还制作了《狂飙》打卡点手绘地图,免费向游客发放,吸引了不少旅行团到来。
走在老街的骑楼之下,不时幻想起安欣坚定的目光,又或高启强的人生步伐。客观说,江门老街呈现出了一片相对破败的景象,却也真实地保留了90年代的景象。这里的陈旧不只是建筑物的外观,还有那些店面的器物,甚至店铺里还播放着90年代的流行歌曲,一切恍若时光的穿越。
江门是一个有特色的城市,《狂飙》这部电视剧能够快速催生江门的旅游产业,大概是这部电视剧拍摄之初,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文旅结合的方式,通过影视产业来变现,看来是一条可行之道。祝福江门越来越好!祝福老街生意越来越旺!
(图一)“水埗头”三十三墟街的石阶,网络老照片。
(图二)藏友们在“水埗头”石阶前打卡留影
(图三)老街上随处可见的场景
(图四)女士们在“强盛猪脚面”店铺前打卡留影
(图五)剧照中行走在老街的高启强,网络图片。
(图六)现实中的老街打卡地
(图七)藏友们在老街剧照前打卡留影
(图八)剧中的“强盛小灵通”店铺,现实中的文具店。
(图九)江门市新会区剧照与实景对照,网络电子图片,藏友周忠东提供。
(图十)江门市新会区剧照与实景对照,网络电子图片,藏友周忠东提供。
(图十一)文旅部门印发的《狂飙》打卡点手绘地图
参考资料
1、江门市“墟顶老街”的由来
2、江门地名故事——江门墟顶
3、从京海市《狂飙》到江门市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