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安徽(3)婺源探花
龙小平
从景德镇市到婺源很近,高铁2O分钟就到了,出站就有旅游交通站。车多人多,大多是奔向江湾篁岭的。婺源县, 古徽州六县之一,今属江西省上饶市下辖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赣、浙、皖三省交界处。代表文化是徽文化,素有"书乡"、"茶乡"之称,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乡村"。
在婺源,随处都是徽派风格的古建筑,白墙青瓦、错落有致的马头墙、照壁,以及合理的布局和那各种雕刻精湛的砖石木雕,处处散发着古徽州的气息,承载着沉甸甸的传统文化。我们很好奇,婺源为何成为江西所辖呢?
婺源始建之初,隶属于歙州;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歙州更名为徽州,这是徽州称呼之始;元代,徽州升为了府,一直延续到了民国时期。但是在1934年,老蒋为了围剿中央红军,便强行将婺源划给了江西。但是,婺源与徽州近千年的历史文化渊源,使得它们难舍难分。
因为婺源不舍得离开徽州,徽州更不愿意割舍婺源。所以,这一举动引起了徽州人的强烈不满,甚至还发起了“婺源返皖”的运动。经过徽州人不断地努力,终于在1947年婺源”回归“安徽。但是没两年的时间,由于各个地区的解放时间不一。1949年,婺源再次被划入江西,一直到至今七十多年了。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虽然徽州的名字早已不存在,原来的一府六县也被打得七零八落。其实,不管是徽韵也好,赣风也罢,徽州永远都是婺源无法抹去的情愫。
我们前往的篁岭因"晒秋"闻名遐迩,村落"天街"似玉带将经典古建串接,徽式商铺林立,前店后坊,一幅流动的缩写版"清明上河图"。 周边千棵古树环抱、万亩梯田簇拥,四季花海展示惊艳的"大地艺术"。 独特的旅游体验带您走过索桥、滑过溜索、乘上高空索道,俯瞰独特的晒秋奇观。篁岭鲜花小镇,开始了探花之旅。
"鲜花小镇"就是篁岭精华所在。3月伊始,村落外万亩梯田漫山金黄,桃红李白,4月里花海转向古村内的天街古巷,你会惊奇的发现,穹顶之下这座沉静在山折间的古村已被鲜花环绕。正所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粉墙黛瓦、藤蔓环绕、随处可见三色堇和牵牛花、300米鲜花天街、400米樱花长廊,紫薇、三角梅等十几个花卉主题园,桃花梨花落英缤纷。在篁岭鲜花小镇走一圈,几乎等同于徜徉"花千谷"。就连鲜花辫也被做成花饼,美食。虽有些贵,也让我尝鲜吃了几个。
"小镇"上的邮驿、书院、工艺品店等等,也极具美感和设计感,其装饰很具有参考价值。橱窗的设计大多有花草元素,就连门前的雨水管道、廊灯、小阳台和窗户的设计都是为了与植物搭伴。 这里不仅有着淳朴的"乡土味",还有浓浓的"乡愁味"。农家闲置的木桶、簸箕、喂猪的猪食槽摇身一变成为鲜花生长的器皿;记忆中只有父亲才能骑得动的"二八杠"歪歪的靠在墙脚,被藤蔓和鲜花包裹。
篁岭鲜花小镇区别于城市园艺花卉,也有别于法式风情小镇,古徽州风韵在这里源远流长,徽州古建筑的古朴与鲜花的活跃相斗趣,爬山虎渐渐攀上记忆中的马头墙,漫步在被岁月打磨得光亮的石板路上,拐角处邂逅一株鲜花欣喜不已。让人醉在花海之中……
当地人告诉我,暮秋,正是篁岭篁菊盛开时节,篁菊气味芳香,可消暑生津,袪风,润喉,养目,解酒。菊花瓣中含有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黄酮类物质大部分也能在泡饮中渗透到水中,如今虽不到开花时,商店里陈列很多,菊花茶杯中花朵芬芳,细细观赏,心旷神怡。每年六月六、九月九,篁岭都举办为期5个月的隆重的"晒秋节"。每当日出山头,晨曦映照,整个山间村落饱经沧桑的徽式民居土砖外墙与晒架上、圆圆晒匾里五彩缤纷丰收果实组合,金灿灿的菊花伙同红通通的辣椒等果蔬绘就出世界独一无二的"晒秋"农俗景观、最美的乡村符号。天上花街已成世界最美的风景。
由于名声大又值油菜花季,观光人山人海,车水马龙。我们排了40分钟队,转了30道弯才从A索道到山顶,下山从B索道下已黄昏,坐上摆渡车赶往4公里外江湾住宿。夜幕下的江湾古村青烟袅袅, 华灯初上,碰巧遇上一位开三轮的大妈,直拉我俩入驻江湾核心区,虽房费280元,却免了景区门票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