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安徽(6)宏村印象
龙小平
下了黄山,车行一小时就到了宏村。
如果说山水秀美的黄山犹如一位大家闺秀,那么氤氲在青山绿水间的宏村就如同一位小家碧玉,如诗如画赛丹青,让人一见倾心。虽说春天到了,宏村的古树还未穿上绿装,展示秀姿。依旧吸引了不少美术专业学子前来素描写生。
宏村,位于风景秀丽的安徽黄山西南麓,它的出名离不开水。水赋予了宏村与众不同的灵气。整个村落西临羊栈河、濉溪河交汇处。宏村自古被称为“牛形村”,除了全村鳞次栉比的楼舍为“牛身”外,最重要的宏村的水构成了“牛肠”“牛胃”和“牛肚”。建村之时,宏村人为防火灌田,独具匠心建造出堪称“中国一绝”的人工水系,围绕牛形做了一篇水的文章。它的村落的布局是按照牛形村的这种来布局形成的。里面它和水系的结合比较典型,中间有月沼,叫内阳水;外边叫南湖,叫外阳水。然后呢把西边河流上面的水引入村,穿街走巷,最终集中在这个南湖,再流入到前面的河流和田野里面去。所以它的特色就是村落建设与水系的结合非常完美,是古代村落建设的一个典范,有点江南水乡的味道。
碧水映白墙,岸堤柳丝长,青青石板路,拱桥水中央。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的宏村,至今已有近900多年的历史,全村保存明清古建筑99处,承志堂、德义堂、树人堂等精雕细作,独具匠心。山青青,水粼粼,墙白白,瓦灰灰……这样的美若丹青让你仿佛误入桃花源。一幢幢古民居虽历经风雨沧桑,却依旧保存着那浓浓的古色古香文化韵味,走进古村浏览,就像在细细读着一篇美丽的田园文章。宏村的古建筑大部分是徽派的古民居、古祠堂、还有书院构成的。这都是典型的徽派建筑,大概占这个村落所有民居的百分之六十几。2000年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2001年又列入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宏村(以前)主要是以经商的为主,所以这个承志堂它就是一个徽商叫汪丁桂建设的自家的豪宅,被称作民间故宫。它里面最精美的是它的雕刻,(建筑)占地面积也很大,里面功能也很多,有会客厅、有主卧室、后堂、厨房、花园,还有看守的就是保安的(房间)。整个豪宅它是自成一体,特别是它的木雕,都是中国徽州的木雕里面的经典作品。
村口的两个古树,一个叫红杨,一个白果。这里有个民俗,就是村里面办喜事的时候要抬着花轿,绕着红杨树绕三圈,以示红红火火,白果树呢就是银杏,白果树就是做白事的时候,村中老人去世,棺材要绕着古树转三圈。这是一个习俗。
宏村的缠绕全村的水渠,始建于明永乐年间,至今已有600年的历史。水系是按照牛的形象设计,引清泉为“牛肠”,从一家一户门前流过,使得村民“浣汲未妨溪路远,家家门巷有清泉” , 很像现代生活中的自来水。
在皖南众多风格独特的徽派民居村落中,宏村是最具代表性的。从整个外观上说,宏村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既有山林野趣,又有水乡风貌,素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誉。村中各户皆有水道相连,汩汩清泉从各户潺潺流过,层楼叠院与湖光山色交辉相映,处处是景,步步入画。闲庭兴步其间,悠然之情浓烈得让人心醉。
漫步在风景如画的宏村,深深的被600多年的厚重历史文化所折服,这里的人们的生活一定是安静而攸闲的,水是静的,心是静的,“忠孝传家永,读书处世长”的儒家传统观念在这里根深蒂固。近些年来,宏村成了名驰中外的5A级景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游人纷至沓来,地下水静静地流淌和地上游客不停的脚步融合在一起,汇集成一幅天人合一动静相宜的风景画,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