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孙全家敬英雄
钱宝林
距第一次去董存瑞烈士陵园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那时还算年轻,也总想着再去看看,上班时有出差的机会,来回地过,即便近在咫尺,也没个机会站脚,这时间一晃,我竟步入古稀之年。
去年,我们全家五口人跑去隆化,到了董存瑞烈士陵园,只可惜疫情紧张,不开馆,在陵园门外徘徊了许久,扫兴而归。今年五一放假,儿子征求我的意见去哪,我的第一选项就是全家去看看董存瑞烈士,况且,隆隆已经上四年级了。我们小时候上学,学过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刘胡兰等革命烈士的事迹,种下的记忆很深刻。可有时问起隆隆,他含糊着似乎懂得不多,听说小学的课本里都没有这些英烈故事了。我没有落实这个事,但总的想法是,没有那些革命先烈,哪有新中国?哪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所以,我们要世世代代地怀念他们,记住他们。4月29日,我们一家驱车来到隆化存瑞烈士陵园,随手拍了几个片段。与大家共同缅怀董存瑞烈士。
下午回到家,在券册里找了一张门票,是1997冀承地税监制的,虽然标有副券、票价、元等要素,但我所知道的,董存瑞烈士陵园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没有再收过费。票背面的简介有兴趣的读者,可细细地读一下。
下面随着我的镜头,我们共同瞻仰董存瑞烈士陵园。
照片大门左侧的中文题写的“董存瑞烈士陵园”是萧克将军的手笔
正门进去后,牌楼正中是毛泽东主席题写的“死难烈士万岁!”
往前两侧左右是对称的纪念亭,丁香和迎春花正在开放
董存瑞烈士塑像,高4.1米,重2吨,仿青铜铸造,是陵园内标志性建筑
长城绵延,群山巍峨,英雄挺立,鲜花环绕。朱老总题词:舍身为国, 永垂不朽!
董存瑞纪念馆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董存瑞八岁那年,日寇侵占华北,他勇敢地加入了儿童团,站岗、放哨、送信。
第二部分:董存瑞参军,在战火中锤炼。他爱憎分明,立场坚定,冲锋陷阵,勇敢杀敌屡立战功。
第三部分:董存瑞参军后每到一地,都和百姓心连心,钻研战术,总结参战经验。
第四部分:董存瑞高举炸药包,高喊:“为了新中国,前进!”耸立成一座丰碑。
第五部分:英名千古 浩气长存。成为鼓舞人们胜利和前进的力量。
参观纪念馆后,红领巾向董存瑞烈士致以崇高的敬礼!
爷爷、儿子、 孙子三人合力,致敬英雄!
爷爷,我们一起敬礼吧!
董存瑞烈士纪念碑,总高19米,代表董存瑞19岁的年华。花岗岩基座和红色花岗岩碑体显得肃穆岸然,碑中心汉白玉石上镌刻朱德元帅为董存瑞烈士的亲笔题词:“舍身为国 永垂不朽”。
转过纪念碑,远远地就看到了董存瑞烈士墓。
两旁是名人题词碑廊,共镌刻着51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及知名人士为董存瑞的题词
烈士墓,1975年第三次修建,采用花岗岩石砌墙,钢筋混凝土窿顶,是陵园最末端的纪念建筑。墓内正中央安放着一副四尺长的棺木,里面有一块用红布包裹着的楠木牌,上面用朱砂书写着“以此木代替烈士遗骨”九个字。
隆隆向董存瑞烈士墓行少先队队礼。
让我们记住董存瑞。1929年10月15日生于河北省怀来县南山堡村,1945年8月参加八路军,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为炸毁国民党军最后据守的桥型暗堡,以身体做支架,手托炸药包,拉响导火索,壮烈牺牲,年仅19岁。
董存瑞参军近三年时间里,历任战士、副班长、班长职务,荣立三次大功,四次小功,荣获一枚毛泽东奖章,三枚勇敢奖章。
1957年5月29日,朱德委员长亲笔为董存瑞烈士题词:“舍身为国 永垂不朽”八个大字。1950年9月董存瑞被追认为全国战斗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