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部2023年度论文(9)试说门券的最后归宿

湖南:龙小平
显示日期2023-05-07;访问次数:543; 电脑端


    关键词:门券的使用价值  归宿极致化

  一、门券进入交流,就已成为商品,必须遵循价值规律

门券是入门凭证,是游览人付费(免费)获取游览服务的合同凭证。结束时门券即完成了使命,宣告作废(个别可多次入园和收藏除外),进入门券收藏者手中,它就华丽转身成为商品。早期券友间盛行的互换属于商品经济以物易物初级阶段,同样需遵守等价交换的原则,违反则难以长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门券交流也走向了商品化,绝大多数的券友们,正按照价值规律办事。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所决定,商品实行等价交换。在商品生产和交换过程中,其表现形式是市场供求影响商品价格,商品价格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

门券制作耗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并不多,因而价值有限。但进入其使用价值延伸----门券收藏阶段后,便身价倍增了。

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的理念,供给与需求决定商品的价格;供给取决于劳动等客观因素,而需求取决于效用等主观因素。所以,门券市场中就有几角,一元的大路券和几千甚至上万元的珍稀券。

二、门券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一切商品都具有的共同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而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一些稀缺的自然物之所以具有使用价值,是由于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断挖掘出它的功能价值,因而拓展了使用价值。门券也就是这样。从目前门券的收藏实践来看,它具有很多的使用价值。

⑴互通有无的商品交换。⑵开展学术研究,著书立说,举办展览,弘扬文化。⑶捐赠文博档案馆。⑷馈赠亲友,传递友情亲情。⑸自我赏玩,陶冶情操,凝结人生美好时光,记录难忘瞬间。等等。

   三、门券最后归宿应尽可能实现使用价值的极致化

   人生百年,纸鹤千年。门券最后归宿是一个人人需要面对的问题,千人千面,差异极大,难以说清好坏的问题。因人而异,自己认为好即好。本文也只能试说形形色色的路径供人参考。

   1、当今全国的门券市场可分成线下线上,后新冠时代到来,各类线下交易会重开,同时繁多的微信交流群与朝花网是最好的交易平台。不少仙逝券友的藏品,经能人收购后陆续入市,顺利交接。众多券友慷慨解囊,向券研网和券友们捐献,也是一种大爱义举。

2、券友中不少人原为、现为各行各业专家学者,展会高手,门券成为他们编撰地方文献,学术专著,文博史料,弘扬主旋律,党建红宣的首选,全国历届券展以至即将开始的21届,均鲜明地证实了这一点。

3、门券的地方性,历史性,决定了它是不可多得的史料。例如1948年“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 中央博物院筹备处”联合展览会参观券等还是珍贵的文物。纸质品、特别是门券这种方寸物,由于便于存放,时代信息留痕多,是不可多得的档案素材。精美编排的各种门券展集,也是观众喜爱的文化产品。让它们永远留驻公共文化场馆也是不错的选择。

4、进入新时代,人人追求美好的文化生活。旅游成为新常态,亲朋好友间留赠门券,千里送纸片,礼轻情谊重。

5、方寸之间承载着历史、地理、人文、自然和科技,包罗万象;方寸中飘逸着书法、绘画、摄影等艺术的芳香,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沉浸在与天地人,古今中外时空对话也是一种人生的快乐。

玩门券是一种有品位的文化生活,是一种特别的文化消费,在消费中只是消费其中的文化内涵,并未消费载体本身,它还可以反复消费,转人消费,变换消费,达到其使用价值的极致化、最大化。

大千世界,世界大千。门券最后归宿必定是大千的!

 

作者地址:湖南省怀化市正清路83号市税务局

邮编:    电话13807451730

 

 


编辑:陈捷

姓名:张占芝; 时间:2023-05-07 06:55:16

门券最后归宿是一个人人需要面对的问题,收藏者应该考虑,龙哥的论述非常实际。

姓名:赵义方; 时间:2023-05-07 07:15:24

最后的归宿,终极问题渐上日程。

姓名:叶永坤; 时间:2023-05-07 07:18:09

拜读学习了。 感谢龙老师精彩分享! 之前有福建的资深票友把所有门票捐赠给高校图书馆。

姓名:张子玉; 时间:2023-05-07 08:08:48

学习了,门券的归宿,谢谢分享!

姓名:王继平; 时间:2023-05-07 08:11:28

5月5日,新乡一位张老师送我大概有上千张门券,张老师说这样一句话:看你人实在,对门券忠心,我就送你了。老师的举动,也是门券归宿的好的典范例子。再次谢谢张老师!

姓名:刁伯虎; 时间:2023-05-07 09:03:06

每一位券友都需要面对的问题,谢谢分享!

姓名:熊斌; 时间:2023-05-07 09:37:50

门票的最终归宿,我的体会:早作安排,隔代培养,惠及券友,奉献社会!

姓名:何锦雄; 时间:2023-05-07 09:41:26

门票最后的归宿,是个不可能回避的问题,好文,学习了!

姓名:陈捷; 时间:2023-05-07 09:51:26

欣赏美文,谢谢分享!

姓名:陶万春; 时间:2023-05-07 09:55:28

门票的归宿,留下精品家族传承,余下的或送或捐,并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

姓名:郭林生; 时间:2023-05-07 10:05:17

谢谢小平分享!

姓名:顾宗玲; 时间:2023-05-07 13:40:21

拜读学习了,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谢谢龙老师的探索分享!

姓名:王述育; 时间:2023-05-07 14:35:56

谢谢龙老师分享!

姓名:张厚培; 时间:2023-05-07 15:00:32

欣赏龙老师佳文,谢谢龙老师分享!

姓名:钟杰; 时间:2023-05-07 15:08:42

拜读了,谢谢龙老师佳文分享!

姓名:龙小平; 时间:2023-05-07 15:15:12

我们这一代人已到思考的时间了,凭借智慧,总会找到最适合自已的方式!

姓名:胡保平; 时间:2023-05-07 15:24:37

门券使用价值的延伸和传承是一篇大课题,龙老师的文章,有新的理论贡献!

姓名:李庆山; 时间:2023-05-07 15:33:46

分享龙老师精彩论述,谢谢!

姓名:张景生; 时间:2023-05-07 15:59:36

从已经离开我们的券友的藏品归宿看,最好是有子孙辈传承,其次是捐赠,再次是交由相识的券友代为价让。最可惜的是无人妥善保存,任其流失。

姓名:张有发; 时间:2023-05-07 17:20:02

大千世界,门券最后归宿也应该是大千的,为龙老师的文章点赞。

姓名:夏惠生; 时间:2023-05-07 17:58:33

千条江河归大海,老年券友的门券,还是应该在券友中传承下去为好。

姓名:秦曙韵; 时间:2023-05-07 20:19:14

一个不可迴避的问题,分享龙老师精彩论述。

姓名:周新娥; 时间:2023-05-07 21:01:14

门券收藏者大多是60、70甚至是80后,门券的归宿真的是应该考虑的问题,培养下一代,有人继承最好。谢谢龙老师的精彩论述!

姓名:梁海军; 时间:2023-05-08 02:27:11

拜读……大概率终能被传承,但方式未可知也……

姓名:杨永军; 时间:2023-05-08 14:20:31

收藏在于运用。

您的姓名
留言内容(不支持表情):
0/1024
提交

首页

搜索

电脑版

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