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是个历史名城,也是中国知名度较高的城市之一。但它在券界的空前影响,就不能不说与保定券协在王建池会长的领导下,创办了“门券收藏研究网”有关。网站的创办,为券友们提供了一个互动、展示、交友、交流的公共平台,使它在券界声名雀起,成为券界中首屈一指的热网。从一个地方券协的网站,出人头地,受到全国券友的认可、喜欢、支持和爱护。这是它定位“信息共享”、“与友同乐”有关,也与设置门槛低,没有篱笆围墙,进出自由的开放式做法有关。在以中老年券友为主体的券界人群中,以上几点犹为重要。券研网是与券友最贴近、最贴心的网站。只要你能发电子邮件、打字,就可以把专题、文章上传,就能将感言直接在网页上显示。使券友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乐趣,实现自己想做的事,表露自己的感情。从这个层面来讲,券研网为保定增加了一个对外交流的窗口,在一定人群中发挥了它的影响力,无形之中也成为保定的媒体名片,而券研网的班子就是这个城市的形象大使。
券研网在为地方做出成就的同时,也为券界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为券界培养了一批电脑制作门券专题的人才,而且队伍在不断扩大。队伍的壮大,也就涌现出一批具有思路宽广、制作精美、逻辑严谨、思想性、艺术性较高的专题作品和券论美文的作者。这些都是基础性、建设性的工作。传统的场地展览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展示的效果与网络展示是不可同日而言的,有许多券友花了大量的心血制作专题,因无法展示而束之高阁,无人问津。有的虽参加场地展出,但因受众面少,时间地域的限制,也是草草而过,没有引起人们的重现,客观上打击了券友的积极性。而网络可以经常展示,受众面广,时间长,可与券友互动、交流,不断完善和提高券集水平。去年研究网端午节征稿和莲花奖的举办,都是很好的证明。为此,也极大地凝聚起券界的人气,带来了券界的繁荣。
券研网举办的“莲花奖”己落下帷幕,取得了圆满成功。它的成功是经过了漫长的温酿,艰苦的准备,辛劳的筹办取得的。去年端午节征稿那是试探性“侦察”。网站举办陈明新老师的门券专题电脑制作讲座,那是培训。吸收券界写作和电脑高手加盟编辑班子,那是增强指挥力量。前后历经年余的时间。可以说网站着眼长远,不求一时的热闹和喧哗,而是求得持续发展和长久的繁荣。这一点做到了,去年端午节征稿11部,作者10多个,今年“莲花奖”推出作品70部,作者30余人,而且这些作品制作精美,全部新作,更为难得的是这么多的作品没有“撞车”。说明券友藏品丰富,思路开拓,水平提高,实力增强。门券收藏在于展示,在于研究。收藏不展示,不研究,收藏就失去了意义。门券收藏组织不办展,不活动,这种券委、券协也就失去活力和存在的意义,这是一个很现实的严肃问题。
我与其他券友一样,在这次“莲花奖”中有收获,也有遗憾与不足。我个人的看法是:
券品要切题,这是券集的生命线。记得有位资深的券友说:不是所有的券集都能组编,要有切题的门券才可组编,不能用联想券(大意)。但这次专题中,用联想券品组题似乎多了些,牵强附会多些。
装饰不要过于花俏。作者的精力应该放在专题的主线思想上,放在用券切题上,放在文字的提炼上。过于花俏喧宾夺主,不能突出券品和券集。
文字要简练。这是通病,必要的说明是要的,但不能太多。现在是看图时代,文字多了人家不愿看。文字与用券切题关系密切,用券切题,一目了然,不用文字说明,用了联想券,就会多用文字说明,因为你联想到了,别人还不一定联想到。
“莲花奖”举办的成功,可以说是券界的一件盛事,券界的其他网站、券刊分别做了宣传和报导,《中国旅游门券》、《门券博览》还转刊了“莲花奖”展示的部份优秀专题,为“莲花奖”的举办营造了浓郁的氛围。由此我想到:能不能以《门券收藏研究网》为平台,与中券委联手举办全国门券网络展。与各地方券协联办区域性和专题性的网络展。如以华北、东北等的行政区域。如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自然区域。如以勃海湾、长三角、珠三角等的经济区域。可以举办欣赏性的联展,也可以举办竞赛性的联展,规定每省展示若干部、若干框出展,进行竞赛,评出优胜。还可以与券友联办个人网络展示。以活跃氛围,提高收藏和展示水平。
【作品编辑:张景生;网页编辑: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