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论坛方向明
——专访胡保平老师
保定 陶万春
6月18日。夜。安康。第十四届全国旅游文化高峰论坛如期举行。总结过去,表彰先进,制定方针,选择目标。全国券界各路精英济济一堂,共研门券理论课题,共讨今后两年的发展大计。浓郁的学术氛围,氤氲在川流不息的汉江两岸。会后,券研网前方报道组,专访了理论部部长胡保平老师。请他就记者关心的有关问题,予以做答。
胡保平部长认真听取代表们的发言
二十届国展以来的回顾。
理论部克服疫情后带来的种种困难 ,认真贯彻落实门券部制定的工作目标,取得了长足的这步。文化引领深入人心。藏品是基础,交流是手段;展览是成果,文化是灵魂;理论是提高,实践出真知;文化要提升,展览是核心;理论要创新,地位靠贡献。这一连串的理念己经在券界确立。三年多疫情,艺术品收藏市场陷入低谷,但我们门券这个小众收藏却活了下来,还做得风生水起。因为有了线上交流的优势,保证了活动的连续性。
理论服务于实践,为门券活动引路导航。
理论研究是提高门券文化水平的重要于段。德国诗人海涅认为,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基辛格也曾指出,没有思想的时代,就像没有舵的船。门券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让研究成果转化为券友的自觉行动,避免了走弯路,在黑暗中摸索。也为券集制作的创新发展和收藏组织的发展壮大,提供了理论支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胡保平部长(左一)参加本届展会预备会议。
胡保平部长和夫人合影。每届展会胡夫人都亲临现场跟着忙碌,她是理论部工作的贤内助。
理论研究成绩,硕果累累。
理论部连续出版了四期《旅游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之后,从本届起,改版为《高峰论坛文集》,由理论部编撰和署名,改为中藏协票证委门券部编撰和署名,上升到国家层面。本册论文集,共有69篇文章,分为4个单元。在许多年全国券界缺少一份权威期刊的窘况下,这部《高峰论坛文集》的出版,为门券收藏界注入了一股新风,更留下了一份十分重要的史料汇编。
展望未来,任重道远。
面对瞬间万变的世界,门票无纸化渐近的现实,不少人忧心忡忡。担心有一天,无券可集,券旗难打长久。人们常说,上帝关上了一道门,必然会给你打开两扇窗。纸质门券的替代品和衍生物,迟早会面世。况且,市面上的门券少了,我们手中的门券成为文物、稀缺品,价值必然会逐渐攀升。君不见,双票封、文旅结合、各种收藏门类跨界联手等等,只有咱们想不到的,没有什么办不成的。
夜幕降临,一弯明月挂在秦岭半山腰。阵阵夏风吹来,令人心旷神怡。目送着胡保平老师的背影慢慢远去,我在想,时光荏苒,时不我待,希望在明天,硕果在路上。只要全国各地的券友同心同德,呕心沥血,券界的明天定会阳光明媚,朝霞满天!
~2023.6.21晨,于汉中市隆登大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