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英谱”诞生记
四川 章云
翘首以盼的全国第二十一届旅游门券收藏展如期举行。券研网组织了精兵强将的报道队伍。作为外联部部长的崔艳红老师负责组织拍摄“参展作者群英谱”(以下简称‘群英谱’)。
“群英谱”就是请参展券友在本人展集前拍照留念,让作品与作者完美结合,为券界留下宝贵资料。
“群英谱”分两部分,一是参展到会的,二是参展未到会的。崔老师6月7日在家开始做准备了,向组委会要参展券友名单,对不参会的券友要以前的照片。有的券友她不认识,就通过交流群请大家提供线索,然后加微信要照片,去安康之前此项工作已基本完成,将收集到的照片传送给了编辑张有发老师。张老师在负责其它报道任务的同时,认真仔细对照片进行加工,直到满意为止。
为避免漏掉拍照券友,6月11日开始组建“参会参展券友”微信群,得到广大券友支持与配合。下一步是成立拍摄班子。6月13日,崔老师邀请了王斌坤老师和北京摄影爱好者张玮峰负责摄影,四川协会杨建会长和乐山券协副会长章云负责协调,崔艳红老师总负责。她说:因为我们不是报道组成员,是临时组建的班子,最后表扬可能名单没有我们。大家都表示无所谓,我们为网站工作不是图表扬。
平台已搭好,就等我们唱戏了。说实话,这个工作量非常大,想想王斌坤老师,已经75岁了,他背着沉甸甸的照相机满展场跑,王老师都能做到的事情,我们比他年轻多了,为国展为网站做点事是我份内的事情。崔老师和我们商量,王老师年纪大,少拍一些,章云、张玮峰和杨建可以多做一点。崔老师17号下午一到安康,报完到以后,马上就找上章云,简单地说了一下这个任务的设想和要求。晚饭后,崔老师又叫上王斌坤、章云、张玮峰老师、杨建会长等五个人开了个碰头会,具体落实任务。王斌坤老师,张玮峰老师负责摄影,章云与杨建负责寻找作者并邀请到其作品前拍摄。王斌坤老师是我们当中最年长的,所以只要求王斌坤老师负责“山水安康”版块、“辉煌成就”版块和“全民抗疫”版块共21部参展专题的拍摄。北京张玮峰年富力强,主要负责“锦绣中华”版块共63部参展作品的拍摄工作。章云和杨建协助配合王斌坤老师和张玮峰老师的工作。
6月18日上午,全国第二十一届旅游门券收藏展开幕式如期在安康汉江大剧院举行,开幕式后我们没有看演出,就冒着小雨赶往安康美术馆,拿着花名册对照。
已有券友在观看展览,我们立刻开展工作,张玮峰与杨建一组,章云和王斌坤老师一组,崔老师负责总的协调工作。首先章云和王斌坤老师快速地熟悉专题版块的位置及专题作者,然后开始寻找相关参展作者。眼看着大量参加完开幕式的券友涌向美术馆,一个新的问题摆在我俩面前,在这些参展作者中,有些我们都不认识,有些只听说过这个人,没见过面,对不上号,怎么办?章云机灵,这不有牌吗,参展作者的胸牌颜色是有区别的,他就死死盯着每个人胸前吊牌找人,进度一下快了许多。当我们给王述育老师拍完之后,来到张维超老师专题前,章云跟王斌坤老师说:他不认识张维超,不知道作者来没来安康。“张维超来了”。旁边一位不知是谁在说。章云连忙打听,这位券友给章云介绍说:“这位是张维超夫人”,章云连忙上前打听张维超在什么地方,张夫人见我们在找张维超,就打电话把张维超叫过来了,嗨,又完成一个。就这样,我们在二楼三楼之间来回穿梭,汗水已打湿了衣衫,七十五岁的王斌坤老师早已满头大汗,仍然举着相机,競競业业,认真照相。张玮峰负责的“锦绣中华”板块二层三层都有,他冒着雨,楼上楼下跑来跑去,有时候和券友擦肩而过,又返身寻找。不知不觉又已来到中午,我们除了拍参展作者,同时也拍摄了中藏票证委门券部领导陪同安康市领导参观券展的花絮。由于张玮峰负责的“锦绣中华”版块专题多,任务重,我们见到“锦绣中华”版块的参展者正好在其专题前,也举起相机,将影像留下,传给张玮峰。
拍摄完毕我们见到李文康会长并与他合影,感谢安康记录下这美好瞬间,感谢组委会,感谢安康。
由于这次展览是在安康美术馆二楼三楼展出,八十四部专题,八十四位作者,一个半小时的时间,要在几百人的展场中寻找作者,的确让我们五位忙上了一阵,但也漏掉了一些到场的作者没有被拍到,这说明我们的工作还没有做细,应该展前在酒店去每个房间寻访,熟悉一下作者,以方便在展场更快地找到作者,这是我们应该改进的地方,有诸多的不周到请谅解。
我们走出美术馆的时候巧遇陕西券协石杰会长,我们愉快合影,感谢陕西!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几位也没有时间看汉江但剧院的演出,也没有时间静下心来观摩展览作品了,成为一个小小的遗憾。但为网站服务为券友服务,我们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