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俊虎——用一辈子守护西侯度遗址的农民
任文奎
西侯度遗址位于山西省芮城县风陵渡镇北7km的丘陵地带,是我国大陆发现的原始社会最早的遗址,距今有180万年。2019年5月19日全国第二届青运会火炬采样在这里举行,使这里名声大噪。
薛俊虎,1938年出生。中共党员,高小文化,曾任山西省芮城县西侯度村会计、大队主任、党支部书记等职。
1959年10月、1961年5月、1962年3月,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贾兰坡和山西省文物管理会王建等一行组成的考古队来到西侯度,进行了科学有效的遗址发掘和研究工作。时任西侯度村会计的薛俊虎先生负责考古人员的接待工作,并参与了西侯度遗址的发掘工作。初步考察后,考古人员告诉他,西侯度遗址非常重要,必须好好的保护。这句话深深地烙进了薛俊虎先生的心里。考古人员走后,他自觉地承担起保护遗址的工作,后来搬迁到离村里2km之外的西侯度遗址旁独居。他舍近求远,告别乡邻,自觉自愿地为保护遗址守候38年之久。他默默无闻,无怨无悔,无私奉献,昼夜坚守在这块宝贵的遗址旁。他不但保护遗址的一草一木,而且不停地向群众宣传古文化的文明,自掏腰包印发宣传材料给村民们发放。
为了保护遗址,薛老先生六亲不认,有个亲戚要挖骨卖钱,他制止不住,只好告到风陵渡派出所,使亲戚和他断绝了关系;遗址附近的沙子比较好,一年有个公司要在边上建沙场,说好挖一车沙,给村里几十块钱,说服了所有的村干部,但就是他一人反对。晚上有人拿着礼物到他家找他,许诺除了给村里还会给他抽成,他断然拒绝。为了西侯度,他在家里众叛亲离;为了西侯度,他断了村里的财路,成了人们眼中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的"神经病"。
1983年西侯度遗址成立文物保护小组,他开始担任文物保护员;2004年西侯度遗址文管所成立后,薛俊虎先生负责遗址日常管理工作。2013年西侯度遗址展览馆由省文物局拨款修建,2014年对外开放,因老先生年龄渐老,当地文物部门聘用了两名文物保护员,薛老身份改为顾问,这才搬回到村中的家居住。
几十年来从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变成了一位古稀老人,薛老先生的故事感动了每一位来这里参观的业内人士。先后获得:山西省文物保护模范;运城市优秀文物保护员;2016感动山西提名奖;芮城县首届道德模范提名奖。
因为收藏门券的缘故,永济、芮城、运城,这些地方我来过多次,西侯度看护人薛俊虎夫妇的故事,我也从新闻媒体上、文物界早就听说了,一直想来可一直没有成行。2023年4月20日,当我到达西侯度遗址购券参观后,便打听薛老的故事。售票处的小刘给我拿出一本老人所著的《西侯度故事》,我当即买了一本。当得知老人家的住地不远时,我便萌生了想让老人家签字的想法。来到薛俊虎先生家,他背有点驼,听力还行,思路敏捷,待人热情。听他们夫妇俩讲述了与西侯度遗相守的故事。县政府为他们老两口专门拨款盖了三间新房,其中一间房内陈列收集来的农具,供人们免费参观。临告别时,应我要求薛老先生和我合影留念,并给我在其所著的书上签名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