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气”吞山河
平遥 胡保平
七十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对手,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迫使不可一世的侵略者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毛泽东主席在总结抗美援朝战争经验时,用形象的话语给出答案:“志愿军打败了美国佬,靠的是一股气,美军不行,钢多气少。”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这股气,就是人民军队独有的敢于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规模最大的阵地防御战,190多万发炮弹,全部倾泻到3.7平方公里的阵地上,山头阵地整个都被削平了两米,为何还是炸不倒志愿军战士?持续43天的血拼,由于双方实力相差太大,美军认为,我方根本没有取胜的可能,但是凭着一腔热血,中国人民志愿军用坑道、火炮、手榴弹与拥有飞机、大炮、坦克的敌人拼死鏖战,以血肉之躯,筑起了钢铁长城,以极其惨烈的代价生生顶住了敌人的炮火倾泻。
中国士兵为什么不怕死?中国军队凭什么能打赢?这些问号让美国人困惑不解,他们甚至怀疑志愿军“服用了一种特殊药物”。也有人用电脑模拟上甘岭战役,得出的结论始终是:志愿军无论如何也守不住那两个山头,然而,志愿军做到了。因为电脑只能模拟常识性的东西,却永远无法模拟“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敌人不会明白,战争从来不只是装备与火力的比拼,更是意志与灵魂的较量。
七十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依靠落后的武器装备,打败了世界头号强国美国的军队,极大地震动了全世界。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打出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一扫中国近代以来历史上的耻辱。正是这场战争改变了中国在国际上软弱可欺的形象,打出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
今天的世界并不太平,美国为维护其霸权主义,正磨刀霍霍,亡我中华贼心不死。然而,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在爱国主义旗帜感召下,同仇敌忾、同心协力,让世界见证了蕴含在中国人民之中的磅礴力量。今天我们“钢”多了,“气”也应该更足。抗美援朝精神所体现出的那么一股气、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精气神,我们永远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