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门票看年画
江敏
草长扶疏,成都市月度门票协会交流活动如期举行,本期的主题是:博物馆。我携带一本四川博物馆门票册与票友分享,内附自贡盐业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摩梭博物馆、绵竹年画博物馆等门券。其中,绵竹年画博物馆门票因手绘特制和艳丽的色彩深受大家喜爱,尤其是《骑车仕女图》,创作于民国时期,描绘了西南艺人对都市生活的向往,仕女脚下的自行车钢丝被臆画成花瓣形状,由博物馆工作人员通过手工精心绘制而成。
我收藏了绵竹年画博物馆门票共34张,图案涉及:读书仕女、桃花童子、执扇武士、文官武将等。每每翻看这些门券,我就会忆起儿时家乡春节贴门神的习俗,“门神皮影真好看,回忆幼时过年”,父母用面粉熬制的浆糊将武门神年画贴在木板门上,以此来护佑家人平安。在各式年画的影响下,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早已深深植于我们幼小的心灵,并树立起最初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川绵竹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是中国比较著名的四大年画,各大年画都具有喜年吉庆、驱凶迎祥之寓意。四川绵竹年画尤以彩绘见长,又称绵竹木版年画,用木版印出轮廓后填色,色泽鲜艳明快、耐晒耐淋、经久不败色,具有强烈的画面节奏感,正所谓“工人手艺不平凡,千载百花烂漫。”
这一张张年画门票,犹如一个个生动的历史故事、一部部经典的神话传说、一幅幅多彩的生活剪影,书写着人类美好的岁月和回忆,记录着华夏民族的风俗和信仰,把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感悟和追求,通过传统而独特的年画艺术传递给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