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盛典兴文脉 山川正色见盛华
承德券专委组织会员在避暑山庄开展活动
钱宝林
9月2日,承德券专委在避暑山庄组织会员开展活动,在“卷阿胜境”殿观《正色山川 又见盛华》展览,又移师“月色江声”传达二十一届国展盛况。并通过互赠门票,增加了券友情谊,参加活动的会员对此次活动的组织实施非常满意。
上午9时30分,报名参加此次活动的会员全部到齐。87岁的张英德老先生拄着拐杖,在80岁的石德常老师搀扶下进入“卷阿胜境”殿。
87岁的张英德老先生在80岁石德常老师的搀扶下进入“卷阿胜境”大殿
此殿乾隆朝又称“五福五代堂”,是东宫遗址最北部的一组建筑。这里正在举办《正色山川 又见盛华》——龙印﹒避暑山庄古建筑数字化复原艺术展。
进入大殿,迎面就是一个巨大的沙盘模型,是从四维空间俯瞰避暑山庄的全貌图。对于承德人再熟悉不过的皇家园林,能够这样全方位地欣赏到山庄,确实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
数字化复原是现代科技发展进步的产物。
数字化复原的广元宫模型。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数字化技术在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从信息采集进行学术研究,到做成VR(虚拟现实技术)、AR(增强现实技术)等形式供大众体验,数字化技术让古建筑得到了更先进的保护,同时也让更多人得以领略中国建筑之美。我们得以领略300多年前承德避暑山庄戒得堂、广元宫、永佑寺中的美景。该展览展示了避暑山庄17处园中园遗址历史原貌复原研究成果。这些数字化复原的遗址,大多毁于战乱和民国时期,通过数字化复原,把山庄古朴典雅,古色古香、建筑形式多样的景物,唯妙唯俏地复原出来,我们就像置身其中一样。
高兴武、寇瑞敏、石德常一边参观一边谈论高科技带来的精妙。
数字化复原的珠源寺模型。
一座座精美的数字化复原模型,让人驻足流连。
部分券友在《正色山川 又见盛华》主题展板前留影。
18名券友在“卷阿胜境”大殿前留影。
10时30分,券友们移师“月色江声”。券友还是18人,只是少了张英德老先生,多了一个邱相荣老师。
在“月色江声”的围廊中,寇瑞敏副主任主持了今天的主题会议。
市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张子玉介绍在陕西安康举办的全国第二十一届旅游门券展的盛况。他说:安康二十一届国展,从投入、规模、环境到展集都明显地高于往届,参会的各地券友们享受到了一餐丰盛的美宴。市文物局的领导,市收藏家协会都非常重视。承德张子玉、钱宝林二人参展的两部作品,分别获得优秀奖和参展奖,他们的作品专题,受到全国各地参会券友们的好评。
主持人寇瑞敏请高兴武主任作总结发言。高兴武主任首先回顾了今年以来的券专委工作。他首先回顾解读了安康国展王运明部长在工作会议上发展思路中的四个重点和今后工作,即1、门券收藏要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2、要正确对待门券无纸化趋势。3、要探索和改进门券收藏界的交流展示活动。4、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线上展览活动。他接着说:自疫情解禁以来,我们三月在东哲、四月在平泉、五月承德博物馆参观“光阴的故事”六月赴安康参加国展、七月部分券友到围场腰站、八月部分券友内蒙陕甘宁之行,都为券专委今年的工作增光添彩。
我们的下一步工作,还是要有针对性的集票、专题制作。九十月份,我们还要继续组织活动。
另,券专委将根据全国券界的潮流走向,将进一步放开券专委的门券交流工作。把交流活动引入规范。我们近期要召开一个扩大会,研究制定出相应的细则,以便把这项交流工作尽快地融入我们这个集体。
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券友间交流互赠门票。郑航宇向券友们赠送门票。
寇瑞敏向券友们赠送门票。
石宏伟向券友们赠送门票。
李国林、常甘生、陈树春、石德常、高兴武等也向券友们赠送了门票。
本文摄影:寇瑞敏 钱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