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 杨帆
第37篇:学生
为了学生成才,要爱学生,尊重学生,退休二十年后 感受到回报的幸福。
从电视里看到载人宇宙飞船平安落地后 记者采访飞船设计的专家,那依稀还有的少年模样,几乎认不出,这是当年的学生 吗,但是名字确凿无误 ,不能与之联系,却能与之分享快乐。
公交车上一位老太太跟我搭话:你是杨校长吧 ,也老了。我欠身礼敬,问:您是?她说我是您的学生xx的母亲。我赶快问道学生情况,她说:在国资委呢,正厅级了,语气里不乏骄傲。
一位年纪比我大的老人,路边散步,截住我:校长您散步呢?我听过您讲话,很赞同您的观点,我的儿子没有上大学,但是现在有两台大车 跑运输,比你可收入多多了。这不,他们三口又去旅游了。
有个母亲告诉我,他的儿子在中央军委,有个母亲告诉我她的女儿在新华社,,还有的在中央银行,
这些是学业有成的学生,更多的学生留在我们的城市里,你能感觉到他们。
我走在路上,一个壮汉档在我前面,我往左,他也往左,我往右,他也往右,我抬起头来,他笑嘻嘻地说。校长好!他主动说,我是学生xxx,那时候调皮,让您生气过,对不起啊,我想起来了,是曾经批评过他。我赶紧问他现在情况,他在石油机械厂,是十佳青年,师傅喜欢的好徒弟。我加以鼓励。
我到医院里看病,护士说我是铁中毕业的。
我在公交车站点等车,突然一辆小车停下,伸出头来,问道,校长去哪里?我带您一段。并不太熟悉的面孔。
学生不忘记的老师,多年以后去看望的老师也主要是班主任,班主任每天和学生都厮磨在一起。感情深厚。科任老师就差远了,至于校长、主任,与学生的距离更远。
没有教学的职工,学生更无感。
我在第一个高中组当组长,有五个班级,第二个高中组有三个班级。第一个初中组是五个班级,后来我到教导处,到校长室,距离学生远了,但是感情不远。
春节时苏州寄来包裹,不知道是谁邮寄。后来才查明白。
是三十年前的学生。
疫情期间,楼房被封闭,两天后快递送来大包蔬菜水果,是三十年前的学生。
我在病中医院有客,家中有情,大部分是老年大学学生,有二十年的,有十年的。
有的人并没到老年大学听课,只是平时多在一起,听我一些片段讲话,感动于心,便谦虚地自诩是我的学生。似承钢的党委书记张乃礼夫妇,粮食局长彭怀。他们的摄影作品都很有特色,后蕴多藏。这些人里让我最高兴的是孙雅丽 ,她在旅游大学,给大学生讲课,能和我有共同认识,比如题目内涵、诗词意境、非艺术化等,把这些认识传播开去,是我最大的快乐。
最早的学生王迎春,她夫妇开了一家按摩治疗的的店 ,夫妇笃信佛教,二儿子出生,我给起的名字。我给她写了大字“禅悦”,她说有灵气。她经常和我谈到店铺如何行善,我常夸赞。
这两个字还挂在普宁寺我的学生僧人敖敏达来的佛堂里,天天熏染梵经香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