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里,我抽空整理了下前段时间“人说山西好风光”门券交流会上获赠的门券,筛选自己喜欢的专题门券;其余的则挑出来日后交流。
翻着翻着,一枚“永德盛文化技艺展览馆”的门券进入眼帘,直觉感受是一枚普通的商业券,券面上也没有省市地名,正打算挑出去。再看背面时,最上面的一排小字吸引了我,这排小字中有个“城头村”的地名,因为我们县就有个城头村。
![]() |
经过网上搜索,果然有了结果:交城县永德盛金属工艺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2月16日,位于吕梁市交城县城头村,法定代表人杨德富。经营珠宝首饰,零售、批发、制造、回收、修理服务……
进一步搜索,还得到其他的信息:交城县永德盛金属工艺品有限公司是一个集金银器加工制作、产品销售、非遗传承、参观体验为一体的文旅产业基地。公司成立以来,在坚持收集、调研、整理各地文化习俗和民间节祭岁饰物等的基础上,开发了数百种具有地域特色的锁、链、镯、坠等装饰产品……
至此,我完全清楚了,这枚门券的确是我们县的,它不仅仅是一家金银器饰品的制售企业,而且还是一处兼具非遗传承功能的文旅基地。我决定亲自去该公司探访一番。
城头村的地理位置正如村名一样,就在县城的边上,驱车二十分钟便到了。
一进该公司的院子,就能看到一座三层楼的建筑,底层的入口处修建了仿古砖木门楼,房檐下两只红灯笼上醒目地写着字号名称“永德盛”,在门的一侧挂着两块竖式的金属牌子,上写“交城县城头村民俗文化研习中心”和“交城县城头村金银铜器技艺博物馆”。
进入室内,宽敞的大厅四周布置着玻璃展柜,柜中陈列有该公司手工打制的生活类银器、饰物以及一些的老银器、老元宝等收藏品;墙面上悬挂有银器的保养、保健知识等宣传展板;大厅中心位置设有售卖金银首饰的柜台,不时有市民、消费者在挑选心仪的首饰。大厅的另一端为工作室,隔着一排玻璃窗户,能看到有工匠或学徒在里边加工制作金银饰品。
公司的负责人杨德富先生正在大厅内向前来选购的消费者热情介绍着各种首饰。我上前与之攀谈。据了解,老杨和其兄弟杨德贵年轻时便随父亲学习金银器加工,从事金银器制作至今。后来,二人合伙开了这家“永德盛”的金属工艺品公司,说是公司,其实更像是个工作室,哥哥杨德富负责经营,弟弟杨德贵负责加工,目前,二人都是山西省非遗项目“交城县金银器制作技艺”的传承人。
我还了解到,该公司创办的金银器传习所每年都要组织开展十余期的非遗传承体验活动,受众面涉及政府职员、企业员工、大中小学师生。人们通过观摩技艺展示、聆听专业讲解,了解了金银器的历史来源、制作技艺、传承保护和发展前景,使金银器制作技艺更多地深入民间,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观结束后,我拿出了这枚门券,打算请杨德富先生在门券上签名留念。老杨先是一个惊讶,紧接着便给我讲了这枚门券的来历,是早些年在省城文博会上发放过的,现在他们也没有了。得知我在搞门券收藏时,他说他喜欢集邮,大家都是知己。
由一张门券引出的一次探访活动在融洽的氛围中结束了。现在,我的本土门券中又多了一位新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