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烈士陵园
林泳
在自贡大安区的楂口山梁处有一座烈士陵园,它修建于1984年,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其占地面积45亩,2140平方米。1995年1月,自贡市烈士陵园被民政部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年底,被四川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被自贡市委、市政府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烈士陵园依山造型,风格独具,纪念碑高21米,碑体形似一双高耸入云的巨手,捧着圣洁的花环,伸向万里长空,遥祭英烈忠魂。碑身由原党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题写“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碑座上三幅汉白玉浮雕,分别展现出千年盐都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漫长革命斗争岁月,碑身后为自贡市人民政府碑文。
(自贡烈士陵园当年使用门票 票价1元)
纪念碑左侧为全国著名烈士卢德铭、邓萍、江竹筠半身塑像。原国家领导人杨尚昆、聂荣臻、张爱萍分别为塑像题写了碑文。
纪念碑左侧隔山相望,是1988年建成的革命烈士陈列馆。
(自贡革命烈士陈列馆当年使用门票 票价0.50元)
整个烈士陵园分为烈士墓群、烈士纪念碑、陈列馆三个区。陵园安葬有34位烈士的骨灰,陈列馆陈列有部分烈士的实物162件。
在自贡市烈士陵园,有我市第一个牺牲的共产党员黄仁(1904-1924)。黄仁,大安区凤凰乡人,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10月12日在上海被国民党右派杀害。
秋收起义部队总指挥卢德铭(1905-1927),今自流井区仲权镇人,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加入中国共产党,秋收起义中任部队总指挥。1927年9月23日,为掩护毛泽东带领部队安全转移牺牲。
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邓萍(1908-1935),大安区凉高山人,1926年考入中央军事学校武汉分校,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与彭德怀、滕代远等发动平江起义,创建工农红军第五军,任参谋长、军事委员会书记。1935年2月27日在第二次攻占遵义时牺牲。
农民运动带头人李仲权(1901-1928),今自流井区仲权镇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组建了双石铺农民协会,建立了中共双石铺党支部,任支部书记,开展了抗税、抗粮斗争。1928年3月17日李仲权被捕,19日在宜宾大观楼英勇就义。
豫南七县革命政权创建人之一的范易(1902-1928),富顺县永年镇人。1921年到法国留学,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5年5月回国后到豫陕地委工作,任过开封地委书记、郑州市委书记、河南省委委员等职,创建了红色政权豫南革命委员会。1928年3月18日领导武装暴动时英勇牺牲。
盐场工人运动的先驱肖凤阶(1902-1929)、方士廷(1910-1929)。肖凤阶,富顺县兜山镇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秋到自流井盐场从事工人运动,历任自贡总工会委员、中共大坟堡区委委员兼机车支部书记等职。方士廷,内江凌家场人,1927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5年与肖凤阶一起从事工人运动。
1929年8月,肖、方参加了“自贡全体盐业工人总同盟罢工”斗争,8月10日被叛徒告密被捕,8月21日英勇牺牲。
中共自贡党组织创建人刘远翔(1898-1933),四川岳池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受党组织派遗来自流井建立了自流井特别支部委员会,刘远翔任书记,领导了两次盐场工人大罢工。1932年任中共青岛市委书记,因叛徒出卖被捕,1933年8月18日在济南英勇就义。
红岩烈士江姐江竹筠(1920-1949),今大安区大山铺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在重庆市委工作,1947年协助发行重庆市委机关报《挺进报》,1948年到川东开展武装斗争,同年6月因叛徒出卖被捕,囚禁在“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监狱”。在狱中,面对敌人的种种酷刑,威武不屈,同敌人进行了顽强斗争,1949年11月14日英勇就义。
中共富顺县委第一任书记陈泽煌(1901-1930),大安区马冲口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富顺县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参加了刘伯承指挥的(富)顺泸(州)起义。1928年春任川南特委书记,领导了川南地区最大规模的南溪农民暴动。1930年被捕,在重庆通远门外英勇就义。
有在抗美援朝著名上甘岭战役中牺牲的烈士曾平章、刘新民、叶银和。
曾平章(1924-1952),富顺县安溪镇人,1949年12月入伍,任班长,上甘岭战役中,曾平章所在连奉命坚守主峰五圣山。曾平章连续负伤三次,仍指挥全班战士英勇杀敌,打退敌人两个排一个班的五次进攻。弹药打完后,曾平章手持爆破筒跃入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守住了阵地,共歼敌70余人。被部队追认为共产党员,授予二级战斗英雄称号,立一等功。
叶银和(1921-1952),荣县同心乡人,1950年3月参军入朝作战,1952年10月,叶银和所在连奉命坚守上甘岭597.9高地。作战中,叶银和以319颗手榴弹、29颗手雷,同全班打退敌人2个连1个营的13次冲锋,叶银和个人歼敌174名。11月5日英勇牺牲,立一等功。
刘新民(1930-1951),大安区人,1949年12月参军,1951年入朝作战,任卫生员。1951年10月3日,在上甘岭天德山战斗中,刘新民一人抢救了20余名伤员。一条大腿被炸断后,以惊人的毅力,拉响手榴弹向敌人滚去,与敌人同归于尽,立一等功。
身扑敌堡的钟蔚平(1938-1962),大安区人,1961年入伍。1962年10月20日,在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钟蔚平两处负伤,仍坚持战斗。为部队冲锋打开通道,钟蔚平撑起负伤的身子猛扑向地堡,用手榴弹将地堡炸掉。4次受伤身残肢断后,仍高唱战歌,鼓舞战友们冲锋。部队追认钟蔚平为共青团员,立一等功。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换。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些为共和牺牲的英烈们,自贡人民并没有忘记你们,每年4月前后清明各中小学校,各单位都组织人员前来扫墓,学习先烈们无私奉献的精神,看那一排排红领巾、那一簇簇团徽、党徽都在为牺牲的先辈们讲述着我们美好的生活,让他们放心,我们会紧跟他们的脚步,为社会主义的发展而奋斗终身。

编辑:戴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