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杨帆
第43篇:我说戏剧之二:漫谈戏剧
你知道吗?为何把戏剧艺术,又称“梨园”?
“梨园”,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唐代,据史书记载,唐玄宗时期,宫廷中出现了一种以演唱歌曲为主的艺术形式,叫作“梨园乐”。唐玄宗喜欢这种艺术形式,经常邀请梨园乐的演员到宫廷表演。梨园乐在唐朝时期已经相当流行,演员们在宫廷外也开始表演,逐渐形成了一种以演唱歌曲为主的戏曲艺术形式。梨园在明清时期更是成为了戏曲演员的聚集地,成为了当时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豫剧电影《七品芝麻官》又名《唐知县审诰命》,曾经名噪一时,上岁数的大部分人都看过。是豫剧表演艺术大师牛得草先生的一出别具风采的喜剧性清官戏,情节生动,表演风趣。
影片讲述了县官唐成为民做主,斗倒权贵的故事。
牛得草,著名演员,以丑角面目演正面人物。开创喜剧表演的新形式。
牛得草(1933年-1998年5月30日),男,汉族,著名豫剧丑角大师,国家一级演员。河南省开封市人。原名牛俊国,牛得草是艺名。1954年调黄委会黄河文工团。1958年随团转入鹤壁市豫剧团,历任副团长、团长。
与陈素真、常香玉和唐喜成等大师一样,牛得草在全国范围内受到豫剧爱好者的喜爱。他技艺精湛,擅长丑角,唱腔诙谐幽默,自成流派。代表作品有《卷席筒》《唐知县审诰命》等,后者由牛得草亲自执笔并主演,在1979年被北京电影制片厂改编为电影《七品芝麻官》并获第四届"百花奖"最佳戏曲影片奖。1993年参与春晚,戏曲小品:《群丑争春》。他的学生有金不换(梅花奖得主,现任中国国家一级演员)、张仙草(全国豫剧十大名丑获得者之一) 等人。1998年5月30日,因病医治无效在郑州逝世,终年65岁。
今天戏曲频道播出河南偃师豫剧团原创的豫剧,《唐知县放粮》作为《唐知县审诰命》的续集,延续唐知县清正廉洁的形象,讲述了唐知县从京城回来后发生的有趣又发人深思的故事。
唐成听从师爷的鼓动,开仓放粮,然后自设刑场,慷慨赴死。
他对衙门里的公衙人员的一段唱词,坦白直率 ,说明了当官要半糊涂半明白的无奈,心酸悲哀。
唐知县立法场无限感慨一段唱词,进一步揭露官场黑暗,
把一腔肺腑之言我对你道来:
居高官享厚禄多么光彩
一时间成死囚你令人悲哀
当官人需自爱,
一不能贪赃受贿成腐败,
二不能迷恋女色官风歪,
三不能仗权势为非作歹,
四不能袒护坏人惹祸灾,
五不能枕边风风刮裙带,
六不能儿子出手老子做后台,
《七品芝麻官》电影放映后,群众中流行一句话“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今天看《唐知县放粮》,现实意义很深 。
喜剧不同于小说,小说有大段的环境描写,影视剧可以尽情展示 而戏剧做不到 有限的舞台,只有象征性的点缀。小说里的心理描写,在影视里可以通过表情行为表示出来,戏剧极其有限一颦一笑,一哭一悲,皆有象征性的定式,极见我,极短,又要极生动。表演非经千锤百炼不可。这时的乐队伴奏对刻画心理活动,起着重要作用。
这几天,每天早饭后,我都看一会儿梨园频道,视觉、听觉一起享受,看来我是真喜欢戏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