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形胜东山岭
保定 陶万春
古人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海南岛的万宁市,距城区2公里临海处,有一座东山岭。我称不上仁者,但却深深地被它折服。东山岭三峰耸立,形如笔架,故又被称为“笔架山”。它与岛内的五公祠、鹿回头、天涯海角、大小洞天等景点齐名,素有“海南第一山”之称。10平方公里的面积,184米的海拔高度,而山中奇峰巨壁,危崖参耸叠嶂,异洞幽深莫测,幽谷清泉逶迤绵长,无数奇岩美洞隐藏于山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东山岭自然之美灵动神奇,更有那独特的人文元素一一东山岭摩崖石刻。石刻书体各异,有的气势雄浑,有的刚劲有力,有的潇洒自如,有的拙朴无华,彰显了这座山独特的人文气息。
大自然的灵气给东山岭造就了雄奇俊致的美景。七峡巢云、正笏凌宵、仙舟系缆、蓬菜香窟、瑶台望海、冠盖飞霞、海眼流丹、碧水环龙,此八景远近闻名。
沿着“云路初阶”拾级而上,曲径通幽,微风拂面,绿树成荫,倍感凉风习习。“海南第一山”的奇观一绝一一奇石,依次映入眼帘。
在刻着“桃源”两个大字对面的幽洞里,洞顶奇石倚拥,叠垒成壁,只能从石缝中才能看见一缕阳光。设身洞中,洞中有洞,洞中有天,天外有洞。纳凉洞中,内心平静,小憩洞中,胜似神仙,避雨洞中,诗兴大发。
自古名山僧占多。东山岭也不况外,逢年过节,当地村民都要到山上潮音寺烧香祈福。谁家生了小孩,老人家长也要到寺中求取名字,盼望着孩儿茁壮成长。
东山岭的摩崖石刻群,留下了宋、元、明、清和民国五个时期名人墨客的摩崖石刻真迹。所以,登东山岭的另一个观光项目,就是欣赏和品味满山石壁上的书法作品。
除了对东山岭的赞美诗句外,还有各类石刻作品百余处。镌刻于石门之南凌云石壁上“东山耸翠”四个大字,系明朝刘琯所题,其字每个1.7米见方,是东山岭石刻群中最大的一幅;而清代一位武将题写在“华封寺”内东侧石壁上的“东山纪咏”一诗,包括序言全文近180个字,则是石刻群中最小的一幅。
东山岭之摩崖石刻,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化遗存实物+历史文化沃土,千百年来滋润着海岛人,继往开来,文脉传承。
到访东山岭,还有一个历史人物无法绕过,他就是宋代抗金英雄李纲。 李纲原为朝廷命官,临危授命,抵抗外敌入侵 ,功名显赫,后因昏官馋言皇上,被贬至海南岛东山岭流放。李纲被官兵押解,当快走到东山岭时,朝廷快马来报,召即刻护送李纲回临安任宰相。 所以,后世有人誉之这一事为“东山再起” ,当然这是“东山再起”之成语出处的又一个版本。
钟灵毓秀的东山岭,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堪称独树一帜,绿水青山还孕育了美食。被称为东山三绝的是:东山羊、鹧鸪茶、东山泉。诗人田汉曾赋诗生动地描绘三绝:“琼州多胜地,此岭独岿然。羊肥爱芝草,茶好伴名泉。”
东山羊为在岭上繁衍生息的黑山羊。由于此处水草丰盛,丛林茂密,山泉清澈,山崖危耸,东山羊长期在这里觅食饮泉,吃了灵芝草后,体小肥壮,肉肥味美,汤白无膻,有温中暖下,益气补虚之功效,远在宋代时就是朝廷贡品。
东山泉自然是东山岭巨石岩层间流出来的泉水,它不管天有多旱,从来不枯竭,四季长流。其水质凊澈不浊,含有偏硅酸等20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古时称之为天赐的“仙泉”,是当代名副其实的矿泉水。
因从南海上吹过来的水雾和陆地气温形成了很大的气温差,产生了层层雾霭水珠,滋润着野生植物鹧鸪茶。采下鹧鸪茶,经阳光晒干,再用东山岭泉水冲泡,茶汤由青变黄,味干色亮,清郁芬芳,有健胃解渴、帮助消化、消除四时感冒之神效。
请允许我用明代官员张玉所作,在东山岭石刻之诗结束本文:
为爱东山景致幽,
携琴载酒任遨游。
云迷路径人烟少,
翠拥峰峦树木稠。
丹灶无存仙己往,
华封有迹字空留。
管它世上尘凡事,
春自春来秋自秋。
~癸卯年立冬前写于椰子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