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现代塔:大连旅顺口尔灵山塔
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以清政府的惨败而告终。战后日本强迫清政府与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把包括旅顺大连以及整个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日本对旅顺口早就垂涎三尺,就这样第一次侵占了旅顺。
日俄战争结束后,乃木希典以203高地的谐音将此山改名为“尔灵山”,并且修建了一座高10.3米,形似日式步枪子弹的战迹碑。碑体是由战后在此山搜集的炮弹皮,废旧武器冶炼铸成的。乃木希典亲笔手书碑铭并赋诗一首:“尔灵山险岂难攀,男儿创业期可艰,铁血履山山形改,万众敬仰尔灵山。”以此吹嘘日军的“赫赫战功”。
解放后,二O三高地一度曾被划为军事禁区,解放军在二O三峰顶设立了雷达站。文化大革命时期,二O三高地弹形塔上的乃木希典手书“尔灵山”三个字被红卫兵铲掉,换上“向阳山”三个字。弹形塔上记载203高地战况的铜质铭牌也被造反派拆下卖给了废品收购站。使这一重要的历史罪证从此消匿。
如今的203高地已是绿树遮天、松柏如盖的国家森林公园。为了使美好的家园和如画的青山不再遭受蹂躏,每一个到此观光的华夏子孙都在心底升起一个坚定的信念,牢记中华民族耻,振我国威须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