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有战友给了我几张票,其中孟姜女庙的票引起了我的回忆。想起来,第一次进姜女庙到现在已经过去47年了。
1976年5月,在部队服役的我们一行十多个人,乘卡车出山海关不远,来到一个青砖灰瓦的地方。抬头望,沿整齐的台阶向上有个不大的门楼。我们等了一会儿后,一个农夫模样的中年人,手里攥着一把大钥匙,他没吱声,在我们面前朝我们摆了一下头,他眼神一甩,示意我们跟他走。
那年月,孟姜女庙没有开放,它属于封资修的东西,一般老百姓是见不到的。我们能够前去参观,是通过秦皇岛的领导关系才被允许的。
进了门,又关上门,那个开门人说话了:这就是姜女庙,你们看吧。
坐落在山海关城东6.5公里望夫石村北小丘陵上的孟姜女庙。始建于宋以前,明代万历和崇祯年间到民国十七年(1928年)曾三次重修。孟姜女庙是一座灰砖青瓦,砖木结构的小庙。庙前有108级台阶直通山门。庙四周随山就势筑有一道红色围墙,庙宇包括山门、钟楼、前殿、后殿、振衣亭等。钟楼位于山门右侧,内悬古钟一口,钟体铸有铭文、捐助人姓名和八卦图。前、后殿均为悬山顶、三楹四窗。
前殿内塑孟姜女像,旁塑二童,背包罗伞。像后有“姜坟雁阵”彩绘壁画。东壁有石刻“天下第一关”5个大字,与山海关城匾额规格一致。西壁石刻有清代皇帝御笔题诗。殿内东侧塑韦陀像,西则塑李靖像。墙上绘壁画“西游记”。殿后有“望夫石”,传说为孟姜女登石望夫之处。石旁有乾隆皇帝题诗。“望夫石”后有多处刻留的小石台和六角亭,名“梳妆台”和“振衣亭”。传说为孟姜女望夫前梳妆整衣的地方。
自那次参观,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两个地方。一是前殿的廊柱上挂的一副对联: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联”的“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我们在那里磨叨了半天也不知个所以然。还是后来带我们来的李先生告诉了我们的正确读法(见注音)。表面看虽是文字游戏,却包含着人生哲理,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从中可见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内涵。我从此牢牢地记下了这幅联语。
二是来到后面的石刻“望夫石”。孟姜女的故事从小就听母亲讲过,而且不止是母亲一个人讲。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看着那些脚窝,梳妆台,心里想着孟姜女凄惨的寻夫故事,我们的心都显得沉落落的。
在望夫石、古杏树和振衣亭侧的蹬道旁,刻有乾隆皇帝的一首诗:
七律·姜女祠
凄风秃树吼斜阳,尚作悲声吊乃郎。
千古无心夸节义,一身有死为纲常。
由来此日称姜女,尽道当年哭杞梁。
长见秉彝公懿好,讹传是处也何妨?
当时,和战友们读了,可惜有的字还不认识。不过,从字面上看,皇帝也被孟姜女的故事感动了,所以才留下这诗句。
47年前的1976年,我在望夫石、古杏树、振衣亭、乾隆诗石刻前留影。
2000年以后,由于我们战友聚会,又来过孟姜女庙两次,那规模就不是我们原来看到的了。它的面积和扩展内容,大了不知多少倍。再读乾隆的诗,领悟的要更多一些。回来查阅相关资料,乾隆的原诗前还有一序:“山海关外数里,姜女祠在焉。祠前土丘为姜女坟,望夫石在其侧。传姜女为杞梁妻,始皇时因哭其夫而崩长城。今山西潞安,直隶古北口,并此处皆有姜女祠。考杞粱之事见于《左传》《孟子》,非始皇时人可知,即《列女传》载有崩城之说,亦无长城实据也。然其节义有可尚者,故题以诗,并识其梗概焉。”
2018年9月4日,我们又一次来到孟姜女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