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说东北景点的沿革(133)辽宁省博物馆
辽宁博物馆位于中国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智慧三街157号,为一座综合性博物馆。其前身为1949年7月7日开馆的东北博物馆,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馆,素以藏品丰富,特色鲜明而享誉海内外。馆藏文物总量达11.2万件(套),其中尤以《曹娥诔辞》《唐摹王羲之一门书翰》、张旭的《草书古诗四帖》《簪花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北宋徽宗的《草书千字文》《瑞鹤图》等晋唐宋元书画精品、宋元明清缂丝刺绣、红山文化玉器、商周时期窖藏青铜器、辽代陶瓷、历代碑志、明清版画、古地图、清李佐贤《古泉汇》著录的历代货币等最具特色和影响。
辽宁省博物馆出版有《馆刊》《红山文化玉器研究》《清宫散佚国宝特集(书法卷绘画卷)》等学术著作。"辽宁博物馆新馆文物专题展" 荣获第六届(2003--2004年度)全国(中国)博物馆十大陈列精品评选精品奖。2018年10月11日,入选“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名单。
1931年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伪满洲国政府设立国立博物馆奉天分馆。初建馆舍原为奉系军阀热河都统汤玉麟官邸,位于沈阳市中心和平区十纬路26号。该建筑占地面积19600平方米,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主楼为罗马式建筑,平面呈“凸”形,地上三层、地下一层,砖混结构,楼内装饰豪华,木雕装饰精美。
1939年改为伪“国立中央博物馆奉天分馆”。日本投降后,1946年改称为“国立沈阳博物馆”。
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经东北人民政府批准,对该馆进行整修,成立了东北博物馆,于1949年7月7日开放,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座博物馆。1959年改名为辽宁省博物馆。
2004年11月12日,辽宁省博物馆市府馆开馆,位于沈阳市政府广场东南角(沈河区市府大路363号),共有展厅面积5203平方米,展线长度976米,文物3084件,图片108张,图表11个,绘画4幅,浮雕2组,场景7个。 市府馆主体建筑为三层大楼,以“中国历史陈列”为基本内容,也经常举办各类展览。馆藏文物包括书画、丝绣、铜器、陶瓷、考古资料、古地图、货币、碑志等18大类。
2015年辽宁省博物馆市府馆于3月30日正式关闭。
2015年5月16日辽宁省博物馆浑南新馆第一期开馆。预计2016年年底,新馆的17个常设展厅和5个临时展厅全面对公众开放。
馆内珍藏玉猪龙高15、宽10.2、厚3.8厘米,是红山文化玉器的代表作,这件是已知红山文化玉猪龙中形体较大,形制最规整的一件。白色蛇纹叶岩,肥首大耳,圆睛、吻部前突,口微张,獠牙外露,体蜷曲如环,扁圆厚重,背部有一穿孔。玉猪龙明确出土于墓葬中,而且成对佩戴在墓主人胸前,是社会地位、等级、权力的象征,是按照一定规格制成的原始“礼器”。
馆内珍藏辽宁省北票市水泉出土的五代(907—960年)耀州窑青瓷飞鱼形水盂,高9.3、长14、宽7.4厘米。整体造型设计成龙鱼形,上颚向上翻卷,双翅高振呈飞翔状,鱼尾商桥,呈“U”字形,器内隔成前后两室,底置小圈足。白瓷胎,胎质细腻坚硬。内外施满青釉,釉色润泽晶莹、青翠欲滴,足根无釉。
馆内珍藏卷体夔纹蟠龙盖罍,尺寸:口径15.5厘米、高44.5厘米,是西周时期的盛酒器、礼器,可在祭祀时盛酒以向祖先祈求保佑,1973年在辽宁喀左北洞村窖藏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