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21届全国门券展之前,我们计划到西北几省转一转,首选的是青海省西宁市。第一天去了塔尔寺,第二天报了个一日游。
跟团游的第二站是茶卡盐湖,这段路太远了,汽车跑了三个多小时。还好饱览了草原风光,那一片片牛群和羊群还是头一次见到,看的过瘾。特别是橡皮山,海拨已达到三千八百多米。
茶卡盐湖,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州乌兰县茶卡镇盐湖路9号,“茶卡”是藏语,意即盐池,蒙古语“达布逊淖尔”, 也就是青盐的海。
茶卡盐湖平均海拔3059米,湖面面积154平方千米,景区面积30平方千米。这里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站点,是109国道、315国道的交汇处,东距省会西宁298千米,西距德令哈200千米,被誉为柴达木盆地东大门。
茶卡盐湖四周雪山环绕,平静的湖面像镜子一样,反射着美丽的令人陶醉的天空景色,被誉为“中国的天空之镜” ,置身于盐的世界,漫步湖面如行走云端之上,水映天,天接地,人在湖间走,宛如画中游。
茶卡盐湖一年四季美景连连,春日里低悬于天际的白云落在湖水里,分不清是盐更白还是云更白;夏季碧波荡漾的湖水翡翠一般绿的沁人心扉;秋天干涸的湖面冰清玉洁,平坦无垠;冬天的苍凉荒芜更具挑战
茶卡盐湖还因盛产大青盐驰名,成为中国首家绿色食用盐生产基地。近年来以其生产、旅游两相宜而在国际国内旅游界及青藏高原风光游中享有较高美誉,游客数量逐年增长,被国家旅游地理杂志评为“人一生要去的55个地方”之一,成为大美青海的又一张靓丽金名片。
由于板块运动,原被海水所覆盖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逐渐隆起为青藏高原。在青藏高原的形成过程中,部分海水积留在低洼地带,形成了许多盐湖和池塘,茶卡盐湖就是其中之一。
大约10~13万年前,茶卡盐湖当时是一个外流湖,向东流入共和盆地、注入黄河,后来发生构造隆起,使得茶卡盐湖变成了内陆湖。
在晚冰期时,茶卡盐湖为一淡水湖。自全新世起,茶卡盐湖开始萎缩,出现盐类沉积,即便是在全新世中期的气候适宜期 ,茶卡盐湖仍表现为进一步的萎缩状态。
全新世晚期,盐湖的萎缩咸化进一步加剧。温度的作用对于茶卡盐湖的形成演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对于晚冰期,全新世温度增高引起盐湖的蒸发量增大远大于降水量。
一路走来,我认为茶卡盐湖是最好的景点,据说这里盐的贮存量够全世界人吃六百年的,印象太深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