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歌谣隐藏着大国崛起的秘密
罗斌林
小时候,一群群小朋友跳皮筋,嘴里总会唱着一首童谣。“小皮球,架脚踢,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这首童谣在那个没有网络、通讯也不发达的年代不知道怎么就传遍了大江南北,当年好像全国的小朋友都会,至今成为许多老人童年的美好记忆。虽然耳熟能详,但是这首童谣的内涵却让人不明所以,其实在它的背后隐藏着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研制过程的故事。这首承载为了新中国核事业梦想的歌谣,即便是在通信不发达的六十年代,也很快传遍祖国,小孩子都会哼上一段。一首朗朗上口的歌谣,陪伴了一代代人长大,就像那些为祖国核事业隐姓埋名的英雄,默默守护着祖国,让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让中国得以强大。
“小皮球”指的并非是玩具而是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因其外形似球形故而称其为小皮球。这也是一种保密方式,它还有一个更加美丽的名字“邱小姐”。而“架脚踢”也是密语,指的是罗布泊试验场上的一座102米高的铁塔,当时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并非是采用空投的方式引爆的,而是放置在这座铁塔上进行塔爆试验。
1955年,我国在频频受到核大国的核讹诈后,决定开始建立和发展原子能事业,经过漫长的选址勘察,最终将核试验基地选定在那片被称为“死亡之海”的罗布泊荒漠。在这里几乎寸草不生但唯一生长着名叫“马兰”的小花儿美丽而且生命力顽强,核试验基地又称“马兰基地”。
“马兰开花二十一”,“马兰开花”并不只是指马兰花开花,而是指在马兰基地“开花”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而“二十一”指的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第21试验训练基地。搞原子弹不仅要有试验基地还要有研制、试验、生产基地。1958年,党中央决定在青海金银滩建立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国营二二一厂。
1958年的冬天,金银滩草原上演了一幕史诗般的迁徙,1279户6700余名农牧民备鞍打马为了核事业让出了世居之地,从此草原千百年的沉寂被打破,金银滩从中国地图上神秘地消失了36年,也就在同年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来到此地,以三顶帐篷起家,挖土方、盖厂房、修铁路,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对外称“青海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均诞生于此,故这里被誉为中国原子城。由于当年这里属于绝密状态,与外界联系的唯一渠道就是这些特殊代号的信箱。“二五六二五七”这组数字就是指的是当年基地的代号28号信箱下设的256和257两个分信箱的号码。二八二九三十一”则是基地的几个信箱代号。
终于“小皮球”带着无数攻关人员的心血和六万万中国人民的期盼,从221厂出发运往远在2300公里外的马兰基地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整一声巨响响彻西北戈壁万米高的蘑菇云腾空升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一声“东方巨响”震惊世界,震碎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自此中国跨进了核大国行列,令全世界刮目相看,因此“小皮球”也被亲切地称为“争气弹”。
“小皮球,架脚踢,马兰开花二十一……”,据说就是当年参与核试验的人员所创,为了庆祝试验的成功,但是又要做好保密工作,故而将当时使用的密语,加入到童谣里唱遍大江南北。它是一首童谣,但又不只是童谣,在这里让我们一起向先辈致敬,向默默付出的英雄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