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门票引发的历史探究
李金燕
在网站组织的《纪念抗美援朝七十周年》征文活动中,我文章中的门票图都是在群里看到后下载留存的,其中就有丹东鸭绿江断桥这张,2023年12月31日,上海券协月聚时,一年没参加活动的我,一是身体好些了,二来券友也是千呼万唤的,参加活动时,仓老师拿出来很多门票供大家免费挑选,我挑选的门票中就有鸭绿江断桥这枚,心里老高兴了,到家后立马向仓老师发信息致谢。
我:电视剧《跨过鸭绿江》看了好几遍,网站上看过一篇去此地旅游得票的贴子,心里留下很深的印象,昨天得此票,老高兴了。感谢!
仓定标:昨天向参加所有藏友捐赠门券,各有所乐,各有所藏,为你收藏添加乐趣。
网站翻出刘会英老师2021年7月份发的《中朝边境游(下)》中出现过三张一套断桥的票图,对比发现不是一座桥,当年志愿军过江入朝有哪几条线路呢?带着问题,问度娘去。
电视剧《跨过鸭绿江》中出现的桥是位于安东地段鸭绿江上的第一座江桥,按照江水流向,当地人习惯称它为鸭绿江下桥。1950年10月19日,彭德怀司令就是从这座桥过江去的朝鲜。这座桥是日本侵占朝鲜后为了向中国渗透侵略于1909年修建的,至今在桥头堡上还能看到当年日本驻军的碉堡炮楼,现在看是一座公路桥,建造之初它是一座能跑火车的铁路桥。
第二座是与此桥毗邻的中朝友谊桥,原来被称为鸭绿江上桥,这两座同向并行的大铁桥连接着中国丹东和朝鲜新义州,构成了自西向东进入朝鲜的重要通道,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它们是志愿军输送部队和物资供应的主干线,因此也就成为美军轰炸破坏的重点目标。1950年10月下旬起美军飞机开始对中朝边境上重要交通要道的铁路、公路桥梁进行大规模空袭,鸭绿江上桥、下桥这两座姊妹桥遭到了敌机多轮的狂轰滥炸,我们的铁路工人就用小船冒着枪林弹雨运材料修桥,最终以断桥的形式永远的矗立着。
河口断桥位于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河口村,全桥总长709.12米,桥高25米。抗美援朝战争时期,这座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出国作战的重要通道,也是当年人民群众踊跃支前和后勤运输的重要动脉,毛岸英同志就是在1950年10月23日从这里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的。1951年3月29日,这座桥和我们熟知的鸭绿江断桥一样,被美国军机炸毁,形成断桥,毛岸英的雕像就矗立在此桥的桥头。
志愿军通过人数比较多过江的位置还有一处就是长甸河口。
入朝作战的志愿军炮兵、工兵、装甲兵、铁道兵、公安部队等多兵种部队,大部分从安东入朝。战争中后期,运输距离越来越远,装备越来越重,各种物资保障的品种和数量成倍增长,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主要改为依靠铁路输送,在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从鸭绿江大桥至宽甸长甸河口的鸭绿江沿线,共建有十余处各类过江桥梁,保障大批志愿军部队从安东地区的鸭绿江口岸入朝参战,被毁后有的只有遗迹了。当时的安东就是现在的丹东市,目前鸭绿江上、下桥和河口的断桥仍在,成为游客旅游观光的景点。
就是这张门票,通过网络查找带给我的收获,希望有一天能去辽宁丹东鸭绿江畔旅游,印证这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