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年初,海河上的第二艘游船“黄莲圣母号”下水投入运营。这艘船为仿古的画舫造型,设计为120客位。黄连圣母号和海河号“大鲸鱼”两艘船是武汉一家造船厂根据天津的要求特别设计的。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这两艘船的节能性和安全性都是非常先进的,不仅省油,它们还都设有5个密闭舱,可有效防止游船因漏水而下沉。
三条石历史博物馆隔岸斜对面,即是全国有名的大悲禅院,因其名声在外,延海河而建的商贸区亦取名为大悲禅院商贸区。
大悲禅院1983年,列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和特殊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
大悲禅院又名大悲院,位于天津市河北区天纬路海河岸边,占地面积为4.2万平方米。大悲禅院始建于清朝顺治年间,几经修葺扩建,包括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玄奘法师经念堂、弘一法师纪念堂等建筑。其中大雄宝殿内珍藏有从魏晋到明清各代的佛、菩萨造像几百尊。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寻生救苦,此“大悲禅院”之命名也。曾供奉过唐代名僧玄奘法师的灵骨。
天王殿殿堂长约20米,宽约15米,面阔3间,进深2间。殿外两侧墙壁上有“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大字 ,殿前有琉璃石狮一对,门额上为王襄居士所书篆体“古刹大悲禅院”六个字 。现在大悲禅院进出门之间即是天王殿。
大雄宝殿坐落在五尺多高的由硕大青砖垒砌的台基上,迎面有六根红柱隔窗分门,面阔5间,进深3间,是大悲禅院的主殿,建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由倓虚法师筹划兴建。殿门上方悬“大雄宝殿”金色大字匾额,为当时天津大书法家华世奎所书。
大悲殿台基高约3尺,面阔5间,进深3间 ,位于大悲禅院的后殿,即大悲观世音菩萨殿。观世音菩萨大
慈大悲救苦救难,故称大悲殿。大悲殿的殿门之上除“大悲殿”匾额外,尚有“普渡迷津”四个大字匾额。
弘一法师纪念堂位于大悲禅院内的大悲殿西侧偏室 。堂门前悬挂老居士龚望用鸡毫所书的汉隶“弘一法师纪念堂”金字匾额。纪念堂内正中悬挂徐悲鸿为弘一法师所作的油画肖像的仿制品。
大悲禅院壁画主要集中在大悲殿的三面墙壁上,计有275平方米 ,壁画内容描述了佛祖释迦牟尼的一生重
要活动,属于“佛传图”的范畴。
请欣赏几枚大悲禅院的精美门券。
大悲禅院的门票目前已经超过百枚,这是今年的现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