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龙年春节,地处西北的兰州市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黄河两岸熙熙攘攘,一派烟火盛况。然而,兰州的门券收藏爱好者无暇去欣赏此番美景,忙匆匆地穿梭在市区的几处博物馆里寻寻觅觅,且忙且欢着。为何这般?原来是兰州市政府在春节期问推出了以“烟火兰州迎新春,冬游金城过大年”为主题的百余项文旅活动。其中,大年初一至初八由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简赎博物馆、兰州市博物馆联合举办“甲辰龙年三馆联动博物馆文化跨界”活动,有古风走秀、文化市集、寻宝探秘、大型表演、沉浸体验等精彩项目,让券友的惊喜万分是:三馆首发“甘肃博物馆印章册”,购买者可获三馆限量纪念门券各一枚,在印章册上盖齐15 枚各馆特色印章,可领取一份精美文创礼品。这些印章均显示出各馆经典文物图形,均为首发。
此外,2 月 12 日兰州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与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兰州市博物馆联名推出地铁纪念票卡,每套含三张不同票面的地铁票卡,票卡图案分别是甘肃省博物馆的东汉-铜奔马图、甘肃简牍博物馆的简牍文物图、兰州市博物馆的馆藏文物-明代金镙丝嵌抱子观音簪图,此外还含有三枚博物馆的纪念门票各一张,其中,唯有兰州市博物馆门券是新版票,限量发行。以上票卡凭身份证实名登记购买,每人限购一套。
兰州市博物馆以知识答题形式,答对者可获绘有该馆馆藏文物的精美图片 8 枚。更让券友惊喜的是甘肃简牍博物馆印发的“悬泉置”传信符”票证,参观者每人一枚。悬泉置是汉代河西重镇-敦煌郡在悬泉这个地方设置的一个驿站,集传递邮件、传达命令、接待宾客为一体的政府行政机构,传信符则是传递信件的凭证,符上注明姓名、年龄、身份。此符规格 25x10cm,纸质卡纸,画色呈桔黄色,绘有敦煌舞者图和简牍文物图以及线描博物馆。整个画面古朴、庄重,灵动,让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作为世界遗产“丝绸之路”一个重要节点的悬泉置遗址,至今无票证,是门券集藏者的一大遗憾。“悬泉置传信符”票证面市,虽然不能成为门券,但至少填补了悬泉置遗址无票证的空白。
精彩的活动内容,精美的纪念票卡等,引得参观者人流涌动,趋之若鹜,领票的、盖章的,排起长长的队伍。为了不错过良机,券友们各个摩拳擦掌,在博物馆未开馆之前,早早地就到了大门前排队,而后又忙碌不歇的奔波在地铁站、博物馆“觅宝”。正月初七,几位券友不约而至,相聚在兰州市博物馆,经过一番操作,每人都获得了心仪的藏品,尽收囊中,欢声笑语中洋溢着喜悦。
值得一提的是,在春节前夕,受兰州新区科技创新发展管理有限公司之约,几位兰州券友参加了该公司主办的“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情系甘肃文化旅游展”活动;在瑞利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展出旅游门券和部分邮品、彩票、餐巾袋共 39 框,400 余个贴片,藏品 1200 多枚(套),主要展示甘肃大地上的红色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及地域特色人文景观等,受到社区的干部、居民、学生以及门券收藏爱好者的参观好评,反响良好,也为春节增添了一份快乐。
对于门券收藏爱好着来说,这个春节,可谓:陶陶过年,博物开眼,收获满满,爽快欢颜。
兰州石学忠、郑金尧、宋文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