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记忆中,有这样一件事,我始终忘不了,因为他对我收藏门券影响太大了。
有一位券友,什么地方的人,姓氏名谁,我记不清了,我只记得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件事。
在他结婚那时候,当地实行旅行结婚,他们选折了上海。在当时,上海本来是购物的天堂,新媳妇挺高兴,为的是到上海好好采购采购,好好卖几款新潮时尚的服装,但她那知道她的新郎丈夫的打算呢?到了上海,安排好住处,她丈夫拉着他就跑,几天里马不停蹄,是景点就去,买了门票进去,没意思转脸就出来,晚上睡觉之前,欣赏完后再把门票整理好。临离开上海前一天,买了回老家的火车票,在整理门票的时候,无意中把回家的车票也“整理”好了。第二天,在候车室排队等检票,等轮到他这里时,一掏票怎么也没有,这下他可傻了。新媳妇提醒他一句;“你昨天晚上整理门票时,没把车票整理进去呀?”一句话惊醒梦中人。他赶紧把门票夹子掏出来,打开一看,新火车票已经被他撕开后,粘在票夹子的活页上了。万般无奈,他把票夹子端起来,让检票员看。检票员和周围的群众一看都乐了,检票员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检票的,同情归同情,规定是规定,“你抓紧把另一半车票找回来粘上就行。”好在他们住的离车站还不远,他跑回旅馆,房间还没收拾完,在垃圾袋里找回了另一半车票。等回来后,刚好赶上车。
无独有偶。今年年初,我们会长打电话,让我准备一下,找个好天,我们开车去一趟迁安,我说行。
这一天,天气真好,风和日丽,还不热,早六点我们上路了。车一动,会长说了,今天的目的地是迁安县的青山关,因为我开车,太远的路我没开过,会长说;“不远,也就200来里地,过了县城就到”。听说不远行,我们就上路了。一路上,我开车小心翼翼,一来没跑过这么远的路,二来我开车没上过高速。可坐车的三位券友跟我就不一样了,一路上谈笑风生,好不热闹。
下了高速,过了县城,我想该到了吧?一打听,还有100多里路。反正已经来了,我也不好再说什么了,继续走吧。等快到青山关时,这路可就太难走了,又上山又下山,路又非常陡,而且又不能错车,我开车以来第一次知道了害怕是什么滋味。我只能认真看路,小心驾驶。总算是到了,我才长出一口气。
到了大门口的售票处,会长问售票员,“多钱一张?”售票员说;“六十”,会长说“我们不进去多钱?”“不进也六十。”我一听就懵了,不进,大老远的跑这里干啥来了?另一位票友告诉我,你别吭气,会长有安排,我只能忍着。会长出示了门票协会的会员证,说;我们是专门为了门票来的。售票员赶忙给她们的领导打电话,领导答应30元一张,人家还用手电钻给票上面打了个洞。拿到了票,上了车,我们又开始奔下一个景点—喜风口。到了喜峰口,还是那一套,看票、讨价、找领导说话、交钱、拿票,景点不进,上车走人。
我们每人买了三张票,每人80元,因为没有进去,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样子。往返一次800余里,途径抚宁、昌黎、卢龙、迁安、迁西、宽城、青龙,晚上到家,整整一天时间,就是为了这三张票。
把没有用过的火车票,经整理放到收藏夹里;一天跑800里,买了三张票—不进;我刚开始想不通,更不明白他们为什么?外人更弄不明白,说他们“病不轻”!
通过一段时间和他们接触,我逐渐弄明白了,因为他们是“藏券人”,因为他们有自己的追求,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执着”吧,我现在也初见端倪,正努力地向他们靠拢。

执着者的成果
【编辑:王建池】

编辑:王建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