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纪念堂瞻仰留念票
2024年4月7日,清明节刚过,我来到位于天安门广场的毛主席纪念堂,再一次瞻仰毛主席遗容。
毛主席纪念堂位于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南面,坐落在原中华门旧址上。占地面积5.72公顷,总建筑面积33867平方米。1976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建立毛主席纪念堂。当年11月24日正式开工建设,1977年5月24日主体建筑完工,在1977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一周年之际,举行落成典礼并开放瞻仰。毛主席纪念堂是党和国家最高纪念堂,是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安息的地方,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毛主席纪念堂北大厅是举行纪念仪式的地方,大厅正中是一尊汉白玉毛主席坐像,坐像背后是巨幅绒绣壁毯《祖国大地》,寓意毛主席与祖国锦绣山河永远同在。瞻仰厅是纪念堂的核心,毛主席身着灰色中山装,安卧在晶莹剔透的水晶棺里,身上覆盖着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水晶棺的黑色花岗岩基座上镶嵌着党徽、国徽和军徽。从瞻仰厅出来是南大厅,南大厅北侧汉白玉墙面上镶嵌着毛主席的手迹《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银胎镏金、气势磅礴,抒发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反对霸权主义的坚定豪迈。
纪念堂主体建筑为柱廊型正方体,44根花岗岩石柱环抱四周。重檐屋顶,雄伟壮丽,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纪念堂南、北正面镶嵌着镌刻“毛主席纪念堂”六个金色大字的汉白玉匾额,为时任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题写。
从1977年开放至今,毛主席纪念堂累计接待瞻仰群众2.4亿多人次,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等重要来宾190多位。来自五湖四海、世界各地的瞻仰群众,在天安门广场上形成一条“思念的河”。这条“河”永不干涸、永不停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汇聚着万众一心、拼搏奋进的磅礴力量,涌进一代伟人安息的神圣殿堂,涌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