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顶华藏寺过去是木质结构的三层楼房,门前有月台,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华藏寺后面的摄身崖畔是金殿,亦称铜殿。明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妙峰禅师集资所建。敕额“永明华藏寺”。据《峨眉山志》载,“殿左右有小铜塔4座,殿瓦柱门栏窗壁皆为铜为之渗金。”故称金顶。与华藏寺合二为一,统称华藏寺。
铜殿在康熙年间毁于火,唯铜碑尚存。光绪十八年(1892年)由月照和尚修砖殿,以鎏金宝顶置于脊之上,阳光照耀,金光闪灼,百里可见,故有了“金顶”之称。、
一九七二年4月,山顶雷达站失火,砖殿,华藏寺再度遭毁。一九八六年,四川省政府拔专款重建,一九八九年全部竣工。按原貌巍然屹立于摄身崖畔。
新建的金顶华藏寺,三重大殿巍然屹立,第一殿是弥勒殿,由赵扑初提写华藏寺金匾。第二殿是大雄宝殿,内供奉三身佛。第三殿普贤殿及金殿,供奉普贤金佛。
金顶是峨眉山的象征,是峨眉山的标志。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是普贤菩萨行愿和人们美好心愿的融合。48米高的四面十方普贤像矗立在3079米的金顶之颠,集天地灵气,映日月光辉,府世俗百态,圆众生心愿。典雅优美的普贤菩萨端座于白象和莲花座台上,端凝,悲悯,祥和,四方云雾飘浮缭绕,当太阳出来霞光照在佛像的宝顶上时,无数详光瑞气从金佛反射出来,为云海镶上了瑰丽的金边,震撼着芸芸众生的心灵,使得善男信女,莫不跪服仰望,顶礼膜拜。面对金顶,修的是心,得的是福,圆的是人们所有的心愿。
延续2000多年的峨眉山佛文化历久弥新,这里建有世界上最大的佛教朝拜中心,拥有世界上最壮丽的观景台,可观神奇幻变的六大奇观,“金佛”,“金殿,”“云海“,”日出”,“佛光“,”佛光“,”圣灯”等自然,人文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