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位于福建南安官桥漳里村。清代末年,南安人蔡资深随其养父蔡其昌到菲律宾经商,历经数年打拼后建立了不小的基业。清咸丰五年(1855年),二人回到故土,在漳里寮广购土地,选址立宅。蔡氏古民居建筑群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陆续建成,前后历时52年,占地1.6万平方米,共有大小房间400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坐北朝南,每栋民居均为二进或三进,有护厝或东西厢房,主体建筑为硬山及卷棚式屋顶,上埔红瓦及筒瓦,燕尾形屋脊,穿斗式木构架,雕梁画栋。各大厝既是独立门户,又以花岗岩石条埔筑成的石路彼此连接在一起,这些石路可作行路,又可用为晒谷场及休息纳凉之地。建个建筑群规整通透,布局精妙,反映着明清时期闽南传统民居建筑的主要特点。
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不仅保存大量的石雕、砖雕、木雕、泥塑精品,门廊石堵和厅堂隔扇还保留有许多书法绘画。书法楷、行、隶、草、蒃,一应俱全,题辞者从状元、榜眼、探花、进士到举人,不乏名家手笔,如读书楼上就有清末泉州籍状元吴鲁和安微籍状元陆润庠的书法真迹。
蔡氏古民居其宏大规模、严整布局,为闽南地区所仅有,恍如一座五光十色的清代闽南建筑博物馆。有专家称,蔡氏古民居与闽西的永定土楼,为福建的两朵民居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