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环境周末版”登载的门票之二
杜奔新
1997年《中国环境报》“环境周末版”曾经开辟小版块,每周登载一枚旅游参观门票,还有相关介绍,以此展示祖国的大好河山。现与同好一起分享二十多年前的门票,寻找一下过往的门票和记忆:
王屋山位于河南省济源市西北40公里处。山有三重,因其状如王者之屋,名王屋,另说:山中有洞,深不可入,洞中如王者之宮,故名王屋也。王屋山北依山西高原,领太行千里,西邻中条山脉,接秦晋之地;东系济水之源,通百川沧海;南襟黄河一带,望蒿岳一点,主峰天坛,独柱凌空,上接尾箕,超然如在霄汉之表。其势压尘寰百万峰之态,阅尽人世沧桑。王屋山不仅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源头,更是道教文化的发祥地。
唐天宝三年(744年),李白、杜甫、高适同游王屋山,顺道前去上阳台拜访司马承祯,到了才发现司马承祯早已羽化而去,李白百感交集写下《上阳台帖》。
为了纪念李白、杜甫和高适这三位伟大诗人同上阳台的深厚友情,王屋山景区2024年推出一项特别优惠政策:全年对姓“李”“杜”和“高”的游客实行免门票政策,凡姓“李”“杜”和“高”的游客,凭本人有效身份证,即可在售票大厅办理免门票手续。
大相国寺位于开封市鼓楼区自由路西段36号,是著名的佛教寺院,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555年)。原名建国寺,唐代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因纪念其由相王登上皇位,赐名大相国寺。北宋时期,相国寺深得皇家尊崇,多次扩建,占地达33万平方米(500亩)。
《水浒传》描写的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故事,就发生在其所辖之地。后因战乱水患而损毁。清康熙十年(1671年)重修。目前保存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千手千眼佛等殿宇古迹。1992年8月恢复佛事活动,复建钟、鼓楼等建筑。整座寺院布局严谨,巍峨壮观,2002年被评定为国家AAAA旅游景点。
白马寺位于洛阳市洛龙区白马寺镇洛白路6号,北依邙山,南临洛水,宝塔高耸,殿阁峥嵘,长林古木,肃然幽静。一九六一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一九八三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寺院。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第一批全国AAAA级旅游景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