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0日,襄阳古城管家巷文化休闲街开街,为襄阳古城又添一张亮眼的文旅新名片。
襄阳是省域副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已有2800多年建制历史,历代为经济军事要地。此地南船北马,七省通衢,环岘山而抱汉水,崇文化而尚侠义,素有“华夏第一城池”、“铁打的襄阳”、“兵家必争之地”之称。
襄阳古城始于春秋早期楚国北津戍,自汉末刘表迁荆州于此,历为州、郡、道、路、府,县治。
襄阳古城以鼓楼(昭明台)为中心,有东、西、南、北四条大街,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增多,东、西、南三条大街都已扩建为大道。只有北街长仅千米左右,且向北只达汉江边,成为盲端,所以一直未能开发。直到上世纪末,才改造成仿古一条街,成为襄阳古城的打卡点,每到节假日,摩肩接踵,人流如织。
襄阳北街南端的昭明台
襄阳北街北端的临汉门
节假日鸟瞰北街
管家巷原是襄阳古城的一条古老街巷,与北街仿古街相通。明清时期,“半城烟火半城诗”是它的写照。为留存城市记忆,襄阳市委、市政府从历史文化的视角,对管家巷进行了更新改造。改造后的管家巷文化休闲街区采用“形态、业态、文态、生态”四态融合的设计理念,设有闹街、慢巷、闲院三大功能分区,采用明末清初传统院落式布局,以一至二层仿古建筑为主,屋面以小青瓦或筒瓦铺装,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目前,管家巷街区内经营商户已达100家,其中“非遗”项目和襄阳老字号共有23个。
关于管家巷名称的由来,据当地人介绍,管家巷周围曾是道署的衙门、湖北提督衙门、襄阳县衙门等历代官府所在地,这些官府官员携家带口上任,管家护院,仆从如云,往往安排管家等人就近居住在旁边的小巷子里,久而久之,形成了“管家”聚集居住的巷子,就叫管家巷。
管家巷西门牌楼
管家巷北门
管家巷位于襄阳古城墙内,北接临汉门,西通北街,总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项目设置“闹街、闲院、慢巷”三大功能分区,闹街主要是非遗美食、襄阳特色小吃,比如襄阳牛肉面、南漳猪油饼、双沟胡辣汤、卧龙锅巴、老奶奶粉条汤、保康小土豆……呈现热闹喧嚣的市井烟火;慢巷主要有文创产品、地理特产、特色民宿等,包括襄阳礼物文创店、老河口木版年画、鹿隐民宿、襄飘天下等,展示襄阳特色文化;闲院着重休闲体验,有非遗工坊、手工艺品展销等。
管家巷特邀中央戏剧学院团队,创作了以襄阳历史文化与人物为背景的《诗画襄阳》《侠义襄阳》等十部具有襄阳韵味的剧目,全天在街区内轮番上演。刘秀、诸葛亮、孟浩然、米芾等30多位与襄阳有关的历史人物,将“走街串巷、演艺互动”,带给游客梦回千年的沉浸式体验。
热闹的管家巷
墙上的襄阳南船北马标志
襄阳牛肉面广告
热闹的街市
儿时的记忆
原以为这样的景点除了看看热闹,尝尝美食,不会有门票之类的纪念品,那知有意外的惊喜!管家巷开街的当天,在管家巷范围的商铺消费到一定的数额,凭小票可领银票一张,可抵5元使用。印制精美,反面有防伪标志,值得收藏。可惜我只得到一张。
银票正面 银票反面
另外,还赠送通关文牒,有点门票的意味。你可以拿此文牒到有关的店铺和景点去盖纪念戳。
管家巷通关文牒封面
管家巷通关文牒内页局部 全长57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