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广岩寺位于福建永泰县城东的葛岭镇山腰。据《闽都记》载,它开辟于五代,是一天然岩洞。山下有一清溪,两山夹峙,水波潋滟,与方广岩组成一幅天然风景画。山中有清朝薛朝晤、龚易图的纪游题刻。古松道尽头到方广岩还须登数百级古蹬,中经一巨岩旁,又有两巨石耸立如门,分刻“天关”、“石门”二字,俗称“天
据传,方广岩原系一巨大溶洞。因洞庭湖景物千姿百态,使人神往,取名“方广岩”。宋建隆二年(961年),四都溪南村黄非熊在岩下读书,发现此溶洞犹如世外桃源,遂于此建寺,从此香火不绝。现存有大雄宝殿、观音楼、脱凡楼、天泉阁等。天泉阁系明朝所建,为方广岩一绝。背依千仞峭岩,面临百丈深壑,坐落于百余株硕大的杉木支柱上,宛如空中楼阁,酷似山西的悬空寺,险峻奇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