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洲岛位于福建莆田市东南,在台湾海峡西岸中部,南北长约9.6公里,东西宽约1.3公里,全岛南北纵向狭长,形如娥眉,故称湄洲。
湄洲岛是“海上和平女妽”妈祖的故乡,妈祖文化的发祥地,素有“南国蓬莱”美称。既有扣人心弦的湄屿潮音、湄洲祖庙、九宝澜黄金沙滩、“小石林”鹅尾怪石等风景名胜30多处,更有近3亿妈祖信众信仰的妈祖祖庙,每年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日和九月初九妈祖升天日期间,朝圣旅游盛况空前,被誉为“东方麦加”。
妈祖原名林默,也叫林默娘。在她短暂的一生中,为邻里和过往的海上商贾渔民做了许多好事,经常在海上抢救遇险漁民。宋雍熙四年九月初九,林默娘28岁时,在湄洲岛湄屿峰归化升天。人民敬仰她行善积德,救苦救难的精神,当年就在湄洲峰“升天古迹”旁立庙奉祀。宋徽宗时封妈祖为“顺济夫人”,这是朝廷对妈祖的首次褒封。以后历代朝廷还敕封她“天妃”、“天后”、“天上圣母”等尊号。那巍然屹立的妈祖雕像,面朝大海,雍容慈祥,是一尊永恆的海神,和平的象征。
湄洲妈祖祖庙于天圣年间(公元1023年-I032年)扩建,日臻雄伟。明永乐年间(I403年~1424年),航海家郑和曾两次奉明成祖圣旨来湄屿主持御祭仪式并扩建庙宇。随着郑和下西洋时期,有大量而不间断的华人海外移民,妈祖信仰的传播范围扩至东南亚各地港口。如今,福建各地的妈祖庙数量仍十分庞大,香火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