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式风情区马可波罗广场的一侧就是天津市第一工人文化宫。天津人俗称为“一宫”,一宫,不仅天津人对它耳熟能详,而且在全国也是声名显赫。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家工人文化宫,也承载了几代人的一种记忆。
一宫始建于1902年的天津意租界,虽然面积不大,但却有3处提供娱乐、运动和博彩的场所。一是安乐宫; 二是吉拉枪场;第三处,也是最有名的就是回力球场,在今天的意式风情区马可·波罗广场前,就是现在第一工人文化宫所在地。
1931年, 意大利驻华公使齐亚诺来到天津, 他决定在意租界意国花园(现民族路与自由道交口),开办回力球场。回力球场大楼由意租界工部局工程处建筑师保罗·鲍乃弟设计,孟特劳克公司施工。1934年8月,回力球场大楼落成。1949年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了回力球场。随后,天津工会工人俱乐部在这里成立,后改建成文化宫大剧场。
著名书法家王颂馀题写了“第一工人文化宫”几个大字,1950年1月1日,天津市第一工人文化宫正式成立,同时也成为全国第一家工人文化宫。
一宫从50年代建宫以来,先后举办了四十余种不同专业、工种学习班近两千个;全市共有几千名工人参加了在这里举办的戏曲艺术、体育、舞美、文学创作等方面活动。培训了大约10万人,一宫也成为天津职工业余教育的启蒙地。还承接市级重大会议和大型文艺演出。
京剧泰斗梅兰芳、马连良、谭富英、裘盛荣,著名歌唱家郭兰英、王昆、李双江、李光羲,舞蹈艺术家贾作光、陈爱莲,话剧表演艺术家于是之、郑榕、蓝天野,曲艺表演艺术家骆玉笙、马三立、侯宝林,都曾在这里展示过艺术风采。而国内外一流的文艺演出团体更是把一宫作为天津的首选演出场地。另外,著名歌唱家李光羲、关牧村,电影演员郭振清,相声演员冯巩、刘伟从这里走向全国。
随着由计划经济步入市场经济,一宫当年的很多辉煌已经消退,为了生存、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这里干过舞厅,举办过各种展览,尔宝瑞蜡像馆也在这里短暂设馆,在天津感受最深的还是这里的邮币市场。(就在这个月,这个市场已经被喊撤离)
一宫旁边有一个花园,习惯称为“一宫花园”,这个花园也是天津券友最初的活动场所,时间大概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
注:此篇为津生先生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