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秀楼
从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出来后,步行前往坐落在贵阳市南明区翠微巷南明河上的甲秀楼景区,甲秀楼是贵阳的地标式建筑,还是中国10大名楼之一,是一个免费的3A景区。来到贵阳市,甲秀楼还是值得跑一趟的。南明河沿岸的河水,清澈透明,附近的居民楼倒映在水中,景色格外壮观,令人心旷神怡。
沿岸风景
浮玉桥
南明河上的浮玉桥古代称江公堤,又称南堤,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位于翠微园与西湖路之间。贵阳民谚有:“九眼照沙洲,长江水倒流。富贵无三代,清官不到头。”九眼指浮玉桥,原桥为九孔石桥,解放后拓宽西湖路时占去两孔,今为七孔,是贵阳市最长的古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贵阳标志性建筑甲秀楼矗立于桥西,涵碧亭建于桥上。400多年来,浮玉桥历经了大小洪水的冲击,屹立于江流之中,其在建造上有精湛的工艺和造型美。
桥上的涵碧亭原是古人纳凉休息之地,因桥下有深潭“涵碧潭”而得名。亭柱上刻有两幅对联,分别是“水从碧玉环中出,人在青莲瓣里行”“银汉浮空星过水,玉虹拖雨雁横秋”,写出了当时甲秀楼风光是秀甲黔中的。
甲秀楼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为三层三棉四角攒尖顶,楼高20.7米,台基离2.2米,总高22.9米。命名“甲秀”,取“科甲挺秀”之意。楼下筑有石台,回澜潴泽,台作“奋鳌状”,即“鳌矶石”。古代甲秀楼常为文人燕集之所,高人雅士留下题咏基多,二三楼陈列有关文物资料及名人字画。1981年重修甲秀楼,重建涵碧亭,新建水月台,增修浮玉桥。1990年修复南岸的观音寺及拱南大殿,更名“翠微园”。1994年在浮玉桥北头修建石木结构、造型典雅的“城南胜迹”牌楼。甲秀楼及甲秀楼景区以黔中瑰宝呈现于游人眼前。
远观甲秀楼
城南胜迹牌楼
拱南阁
游览完甲秀楼,打车到位于贵阳市中心的网红打卡地最神秘的建筑白宫,据当地人说,这是一处耗费27亿元,占地面积6000平米,只住两户,有1352个房间,每天住一间都要四年的私人宫殿,至今没有人进去过。
白宫外景
这座主体为白色的建筑,风格仿欧式,远远看去,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绿意盎然的城市之中。
白宫附近建筑
欣赏完美丽壮观的白宫景色,已是傍晚。打车到当地人推荐的位于贵阳市南明区青云路113号留一手烤鱼店,品尝了特色烤鱼。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