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收藏到了一枚坊子博物馆的门票,研究了一下,竟然这是一枚国保票!
坊子博物馆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三马路138号。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九医院6号院,地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坊子德日建筑群核心保护区内,占地面积38.5亩,房屋建筑面积11418平方米。于2020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纪念日开馆。
坊子德日建筑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保编号为:7-1777-5-170。这些建筑群的形成与德国和日本在20世纪初对中国的殖民活动密切相关。
1898年,德国依据《胶澳租界条约》取得了胶济铁路修筑权和沿线15公里范围内的矿产开采权。同年,德国人开始在坊子地区勘探煤矿资源,并于1901年正式开采。为了方便资源的运输和管理,胶济铁路在经过坊子时特意绕道而行,设立坊子火车站。随后,德国人在坊子建立了包括司令部、医院、教堂、学校、兵营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形成了德式的城镇布局。
坊子火车站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趁机占领了胶州湾租借地,包括坊子地区。战后,日本继续控制坊子,直至1922年《山东悬案解决条约》签订后,坊子煤矿才归还中国,但日本的影响仍然持续了一段时间。
德日建筑群主要分布在坊子老城区约8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至今保存了166处历史建筑,其中德国建筑103处,日本建筑63处,总建筑面积达45000多平方米。这些建筑涵盖了军事、民用、宗教、教育等多个领域,如德军司令部、德军医院、天主教堂、修女院、德国邮政大楼、日本领事馆、日本国民学校等。
“协成利”绸布庄
德式建筑多采用砖石结构,具有浓厚的欧洲古典风格,线条简洁,色彩明快;而日式建筑则融合了日本传统元素与西方现代设计理念,呈现出独特的东方美学。这些建筑群不仅是研究近现代中国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也是了解德日殖民建筑风格的宝贵样本。
随着时间的推移,坊子德日建筑群经历了从被遗忘到重新发现的过程。近年来,随着文物保护意识的提升,这些建筑得到了修复和保护,部分建筑被改造成文化中心、博物馆、艺术工作室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和艺术家前来参观创作,展现了新的活力。
坊子德日建筑群不仅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特殊时期,也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人们得以窥见那段历史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