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海河不远的和平区黑龙江路隆泰里19号,这里是中共中央北方局旧址。中共北方局旧址,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是一楼一底的普通楼房。这里曾是中共主要领导人刘少奇来津工作和居住过的地方。1935年瓦窑堡会议后,中共中央委派刘少奇到天津主持北方局工作。当时,刘少奇以南开大学"周教授"的身份为掩护在此工作,成功地领导了北方局和天津的抗日救亡运动,发展了党组织,壮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在此写出了许多指导党的工作和白区斗争的文章和著作。
2021年3月,被天津市文物局确定为天津市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上图为简介,暂时没有门券。
这里离海河上的大沽桥很近,过大沽桥右转回到海河东路,一眼望去不远处就是著名的天津解放桥。
天津解放桥又称万国桥,俗称法国桥、法俄桥,是海河跨桥中仅剩的三座可开启的桥之一,连接着河北区的世纪钟广场与和平区的解放北路,位于天津火车站与解放北路之间的海河上,是一座全钢结构可开启的桥梁,建于1927年。桥长97.64米,桥面总宽19.5米。
解放桥最初建于1902年,于1923年重建,1927年正式建成。原名“万国桥”,即国际桥之意。北连老龙头火车站(天津站旧称),南通紫竹林租界地。因当时的天津有英、法、俄、美、德、日、意、奥、比9国租界,故得此名。而此桥位于法租界入口处,又是由法租界工部局主持建造的,所以当时天津民众更愿意称它为“法国桥”。抗日战争胜利后当时的国民政府以蒋介石的名字命名此桥,将“万国桥”改为“中正桥”。1949年,天津解放后此桥正式更名为“解放桥”,并沿用。
解放桥上曾留下过许多故事和传说,不仅有解放军用一个连的兵力、仅用20多分钟时间攻克大桥的佳话,还先后拍过《马永贞》、《雷雨》、《大决战之平津战役》、《被风吹过的夏天》等影视剧。
解放桥头,天津站方向也有一座天津地标景点“世纪钟”。世纪钟是天津市为迎接新世纪,在解放桥前广场建造的大型标识性城雕建筑。2000年1月1日零时,悦耳的钟声在天津站前广场的解放桥前响起,敲响迎接新世纪的钟声。从那一刻起,世纪钟便成为与新世纪相伴相随的,天津市最具关注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世纪钟通高40米,直径14.6米,基座面积74.4平方米,重170吨有余,分钟盘、摆架和基座三部分,通体金属,流光异彩。S型钟摆分上下,上日下月相辉映。钟盘圆周,众星拱卫,中西交融,天人和一。古典与现代浑然一体,寓意时空延续,向人们诉说着中国近代工业从这里开始,时不我待。
世纪钟的后面,意式风情区与天津站前广场之间,也有一座大型建筑“龙门大厦”。
天津市龙门大厦是天津市政府重点工程项目之一,是天津市海河中心节点标志性建筑,也是天津站区最具规模的配套商业楼宇。
天津龙门大厦总面积53000平方米,营业面积近40000平方米,集吃、住、购物、娱乐为一体的全国最大的综合营业商场,其前身是永安百货,后因种种原因停业。
因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明显的商业价值,国内外很多投资商对其十分看好。经过激烈竞争,经意大利华人投资商引荐,龙门大厦被温州企业家组成的天津市港汇商贸有限公司成功收购,并将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变身”新型轻纺城。
注:此篇为津生先生遗作